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东南亚地缘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4 08:33
在全球化背景下,考察国家间地缘关系需将其置于宏观地缘格局中。安全等传统地缘政治因素仍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不可忽视。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地缘系统视角下地缘关系分析框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冷战后东南亚地缘系统内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安全)关系的整体与结构特征,测度系统内各国在经济和安全上的权力特征以及依赖关系,并初步探索东南亚地缘政治(安全)依赖关系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冷战后东南亚地缘系统内对东南亚10国地缘经济权力总和最高国家的转移路径是从日本到美国再到中国;对东南亚10国地缘政治(安全)权力总和最高的国家始终是美国,2005年以后中国跃居至第二位,但与美国还有明显差距。在地缘经济领域,东南亚国家总体上对中国的依赖水平最高;在地缘政治(安全)领域,东南亚各国对美国及其盟友英、法、德等国的依赖较高,中俄也不可忽视;"东南亚在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地缘政治论述可见一斑。(2)国家实力差异是产生安全依赖关系的根本动力;国家间地理距离可以调节安全依赖的具体方向;国家的政治地理属性差异是形成安全依赖和影响安全依赖程度的重要条件。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1 地缘关系与地缘系统
2.1.2 地缘系统视角下地缘关系分析框架的构建
2.1.3 地缘政治 (安全) 依赖关系形成机制的假设
2.1.4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研究对象界定
2.2.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东南亚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 (安全) 关系
3.1.1 地缘关系整体特征
3.1.2 地缘关系结构特征
3.1.3 地缘体的权力特征与依赖关系
3.2 东南亚安全依赖关系形成机制初探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基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J]. 杜德斌,段德忠,杨文龙,马亚华. 地理学报. 2016(10)
[2]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J]. 杨文龙,杜德斌,刘承良,马亚华. 地理学报. 2016(06)
[3]基于事件数据分析法的中缅地缘关系演变[J]. 王淑芳,阳婷慧,葛岳静,李灿松. 经济地理. 2015(10)
[4]基于批判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经典地缘政治理论[J]. 胡志丁,陆大道. 地理学报. 2015(06)
[5]经贸视角下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 潘峰华,赖志勇,葛岳静. 地理研究. 2015(04)
[6]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J]. 杜德斌,段德忠,刘承良,马亚华. 地理研究. 2015(02)
[7]中国周边地缘影响力的建模与测算——以南亚为例[J]. 王淑芳,葛岳静,曹原,胡浩.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6)
[8]我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新发展:地缘环境探索[J]. 胡志丁,曹原,刘玉立,葛岳静. 人文地理. 2013(05)
[9]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J]. 陆大道,杜德斌. 地理学报. 2013(06)
[10]南亚地缘环境的空间格局与分异规律研究[J]. 胡志丁,葛岳静,鲍捷,于伟. 地理科学. 2013(06)
硕士论文
[1]世界能源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覃静.湖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25862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1 地缘关系与地缘系统
2.1.2 地缘系统视角下地缘关系分析框架的构建
2.1.3 地缘政治 (安全) 依赖关系形成机制的假设
2.1.4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研究对象界定
2.2.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东南亚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 (安全) 关系
3.1.1 地缘关系整体特征
3.1.2 地缘关系结构特征
3.1.3 地缘体的权力特征与依赖关系
3.2 东南亚安全依赖关系形成机制初探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基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J]. 杜德斌,段德忠,杨文龙,马亚华. 地理学报. 2016(10)
[2]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J]. 杨文龙,杜德斌,刘承良,马亚华. 地理学报. 2016(06)
[3]基于事件数据分析法的中缅地缘关系演变[J]. 王淑芳,阳婷慧,葛岳静,李灿松. 经济地理. 2015(10)
[4]基于批判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经典地缘政治理论[J]. 胡志丁,陆大道. 地理学报. 2015(06)
[5]经贸视角下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 潘峰华,赖志勇,葛岳静. 地理研究. 2015(04)
[6]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J]. 杜德斌,段德忠,刘承良,马亚华. 地理研究. 2015(02)
[7]中国周边地缘影响力的建模与测算——以南亚为例[J]. 王淑芳,葛岳静,曹原,胡浩.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6)
[8]我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新发展:地缘环境探索[J]. 胡志丁,曹原,刘玉立,葛岳静. 人文地理. 2013(05)
[9]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J]. 陆大道,杜德斌. 地理学报. 2013(06)
[10]南亚地缘环境的空间格局与分异规律研究[J]. 胡志丁,葛岳静,鲍捷,于伟. 地理科学. 2013(06)
硕士论文
[1]世界能源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覃静.湖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25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72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