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围观式政治参与:中国网络参政的深层透视

发布时间:2023-04-01 05:50
  我国公民利用互联网进行围观议政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十儿年来这一现象持续发展、演变,对我国政治发展、政府决策等方面的影响愈来愈大。目前,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虚拟社会运动”、“网络问政”等范式,尽管也有学者在“网络参政”的语境下开展了研究,但在基本理论、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上未能突破以“身体行为”为特征的传统政治参与的分析逻辑,从而导致这种以网络为载体的参政议政活动,其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未能得到充分揭示。本文认为,网络围观议政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形式,即“围观式政治参与”,它在内涵、缘起、基本要素、运行逻辑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它参政形式的新属性、新特点。 所谓围观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虚拟聚集,以话语为主要行为方式,围绕一定的政治事件或议题,展开虚拟集体政治行动,影响政治决策,以实现自身权益与价值的政治活动。首先,“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上冲浪”,而是一种基于一定政治动机和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参政活动。其次,“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现实中以“身体行为”为行为方式的参政形式,而是一种活跃于网络虚拟空间中的、...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及其造成的困扰
    二、研究综述:以“解读模式”及其评析为中心
    三、理论创新:“围观式政治参与”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四、本文思路与论文结构
    五、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围观式政治参与兴起的条件与逻辑
    第一节 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围观式政治参与兴起的技术基础
    第二节 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围观式政治参与兴起的政治前提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围观式政治参与兴起的历史契机
第二章 围观式政治参与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围观式政治参与的主体与组织化形态
    第二节 围观式政治参与的动机
    第三节 话语:围观式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
    第四节 围观式政治参与的价值偏好与议题结构
第三章 集体行动理论视域下的“围观”逻辑
    第一节 不满、资源与自组织:核心要素的分析
    第二节 媒体改革、府际关系与政治机会结构
    第三节 “围观”的微观逻辑——以湖南永州“唐慧案”为例
第四章 围观式政治参与中的政治输入与政府回应
    第一节 围观式政治参与中的政治输入机制与路径
    第二节 政府对政治输入的回应:态度与行动
    第三节 “输入—回应”的过程分析——以厦门PX事件为例
第五章 围观式政治参与蕴含的历史机遇、实践意义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 围观式政治参与蕴含的历史机遇
    第二节 围观式政治参与蕴含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围观式政治参与对现实政治秩序构成的挑战
第六章 围观式政治参与的疏导路径初探
    一、拓宽现实政治参与渠道,使民意表达回归主干道
    二、加快新闻执政能力建设,使媒体政治发挥正能量
    三、整合政府网络问政资源,为政民互动搭建大平台
    四、加强网络参政法治建设,为主体行为划定基准线
    五、强化公民网络素养教育,为有序参政营造软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76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776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1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