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7-07-29 07:21

  本文关键词: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 参审制 陪审制 绝对异议程序


【摘要】: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审判活动的制度,该制度不仅是人民参与司法的体现,也达到了人民监督司法的目的,同时彰显了司法民主与公正的时代理念。陪审制度最早起源于雅典,中世纪在欧洲得以传播和发展,现代陪审制度源于英国而在法国、德国和美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参审制和陪审制两种模式。我国在清朝末期引入陪审制度,其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我国的人民陪审原制度并非是单一的参审制模式或陪审制模式,是在汲取国外陪审制度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建立起来的。人民陪审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体构成单位,其选任机制对整个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资格、选任机构、选任程序、保障和奖惩配套制度上。虽然实务界对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在此指导下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机制进行完善,但是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本身的滞后性,致使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所以有必要对现有选任机制的概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对其进一步完善。文章通过对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现有的相关规定进行论述,分析我国现有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参照西方国家对陪审员选任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时代背景和法治建设的大环境来提出对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 参审制 陪审制 绝对异议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1
  • 第一章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概述11-18
  •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的构成要素11-13
  • 一、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的概念11
  • 二、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对象资格11-12
  • 三、人民陪审员的选任程序和选任机构12-13
  •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的历史沿革13-18
  • 一、清末初次引进陪审制时期13-14
  • 二、革命时期的陪审员选任机制14-15
  • 三、建国初期的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15-16
  •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16-18
  • 第二章 我国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存在的缺陷及成因18-24
  • 第一节 我国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存在的缺陷18-20
  • 一、民众参与司法审判活动的积极性不高18-19
  • 二、人民陪审员选任对象呈现“精英化”19
  • 三、人民陪审员选任程序的异化19-20
  • 第二节 我国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存在缺陷的成因20-24
  • 一、人民陪审员的初选缺乏合理性20-21
  • 二、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机构缺乏科学合理性21-22
  • 三、人民陪审员选任程序的行政色彩浓厚22
  • 四、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配套制度不健全22-24
  • 第三章 外国陪审员的选任机制24-34
  • 第一节 参审制下的陪审员选任机制24-27
  • 一、德国陪审员的选任机制24-26
  • 二、法国陪审员的选任机制26-27
  • 第二节 陪审制下的陪审员选任机制27-31
  • 一、英国陪审员的选任机制27-29
  • 二、美国陪审员的选任机制29-31
  • 第三节 对比与借鉴31-34
  • 一、陪审员选任的广泛民主性31
  • 二、当选陪审员的随机性31-32
  • 三、健全的配套制度32-34
  • 第四章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的改革34-46
  •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改革的背景34-36
  • 一、依法治国和司法改革的法治理念34-35
  • 二、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高35
  •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35-36
  •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的改革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36-38
  • 一、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的改革目标36-37
  • 二、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37-38
  •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选任对象的改革38-41
  • 一、拓宽人民陪审员选任对象的标准38-39
  • 二、降低人民陪审员选任对象的学历限制39-40
  • 三、细化人民陪审员选任资格的禁止性规定40-41
  •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构的改革41-42
  • 一、削弱人民法院的选任权力41-42
  • 二、强化选任机构之间的监督关系42
  • 第五节 人民陪审员选任程序的改革42-46
  • 一、选用大数据建立初选陪审员人才库42-43
  • 二、提高初选后人民陪审员选任的合理性43-44
  • 三、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的配套机制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章;;从“酱缸文化”看个性鲜明干部选任机制创新[J];领导科学;2012年15期

2 肖文祥;;创新村组干部选任机制[J];领导科学;2006年01期

3 冯军;;构建干部差额选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领导科学;2009年36期

4 阎根生;实行“两推一选” 创新选任机制——沁水县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情况的调查[J];支部建设;2002年10期

5 韩朝阳;刘海;;积极创新中小学干部选任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3年11期

6 申屠江平;;创新落后村村官选任机制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年22期

7 黎辉;;重视公选与传统干部选任机制的衔接[J];领导科学;2009年12期

8 中共湖北省汉川县委组织部课题组;;论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选任机制[J];组织人事学研究;1997年03期

9 马文娟;;构建开放透明的干部选任机制[J];共产党人;2008年16期

10 何通;;探索吃苦不吃亏的干部选任机制[J];唯实;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唐山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 张义珍;探索选任机制 完善考评模式[N];组织人事报;2010年

2 记者 邹雄;我州在换届中推行干部差额选任机制[N];柴达木日报;2011年

3 古风听竹;法盲当权是对干部选任机制的讽刺[N];法制生活报;2012年

4 编译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林娜;欧洲各国法官选任机制的基本标准[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通讯员 张宁 记者 朱建军;天津:干部选任机制激发活力[N];检察日报;2010年

6 ;构筑职业经理建功立业的选任机制[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通讯员庄志斌;自治州建立“四差额”干部选任机制[N];博尔塔拉报;2010年

8 ;竞争上岗五项制度作保障 科级干部选任机制更完善[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9 记者 李邦田;创新干部选任机制的积极探索[N];济宁日报;2009年

10 安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李红军;创新干部选任机制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N];郴州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锐;论我国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机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2 朱红霞;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改革[D];华侨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87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587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