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历史演变
本文关键词: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历史演变
【摘要】:当前,面临经济全球化与恐怖主义威胁的国际局势,世界互联网展现出复杂的发展状态。作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中国互联网因深度介入历时近四十年、至今未已的中国改革进程,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在改革进程的不同阶段,发展出不同的功能与形态。本文旨在勾勒1980年代以来中国互联网的起源与历史演变,剖析其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过程中的沿革变化,以及背后的因果机制,以期重新理解当下的中国互联网。
【作者单位】: 腾讯网新闻资讯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 互联网治理 历史演变
【分类号】:D630;TP393.08
【正文快照】: 在世界历史上,很少有科技发明能像互联网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广的范围内影响人类社会的演化形态。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截至千禧年前夕,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人文、社科学者,甚至是小说家和专栏作家,都对互联网发展的前景抱有乐观的期待。人类有惊无险地将媒体大肆渲染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锡骏;;关于天津市发展互联网的几点建议[J];求知;2011年07期
2 黄宝华;从纳斯达克指数动荡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方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8期
3 刘九如 ,刘韧;谁爱互联网标签?——中国互联网各阶层心态分析[J];南风窗;2000年05期
4 沈望舒;;关注互联网的社会冲击[J];北京观察;2001年10期
5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统计[J];中国信息导报;2003年07期
6 黄学贤;陈峰;;互联网管制背景下的网络人权保障体系探析[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肖军;;两岸携手 合作共赢——首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侧记[J];台声;2009年08期
8 彭丽琼;;移动互联网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9 赵意伦;;浅析西部城市中心城区互联网产业的现状与对策——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年17期
10 黄健红;祁广谋;;越南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林青;;互联网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闫彦;;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张先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综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邸菁;贺博;汤刚;;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5 郑宏剑;;我国无线互联网发展策略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汪旭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许泽聘;郑会颂;;一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演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郗杰英;;深入研究“网络一代”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王红梅;;移动互联网现状与趋势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张思宁;;第二十一讲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分析[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互联网产业:结合实业成趋势[N];人民邮电;2000年
2 ;努力构建繁荣诚信的互联网[N];人民邮电;2004年
3 ;下一代互联网将给我们带来什么?[N];人民邮电;2004年
4 洪黎明;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发布[N];人民邮电;2005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任克琴;流量超过日本 中国互联网越发显现重要作用[N];通信信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林琳;多元化之路通向互联网又一“春天”[N];通信信息报;2005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黄新彦;曾剑秋:互联网应用崛起将促产业发展加速[N];通信信息报;2005年
8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 续俊旗;优秀的文化产品成为互联网发展关键[N];通信信息报;2005年
9 张聪;中国互联网公司将联手对付全球五大唱片公司[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季卫东;中国互联网的特色化生存[N];中华新闻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受;中国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李刚;互联网产业风险投资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李蕾;中国互联网吸引风险投资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曾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合作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范丽娜;中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吴蔚;我国互联网信息政策的发展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程安科;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盈利及利益协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张路菡;消费者选择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刘滨;基于中韩比较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梁国辉;中小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9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61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