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当代雅加达青年流行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5:17

  本文关键词:当代雅加达青年流行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行语 雅加达青年 来源 社会心理 城市文化


【摘要】:青年流行语是当前雅加达日常语言生活中的突出现象,它已成为青年人们在非正式场合中交流的必备工具,甚至对其他城市的青少年用语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语言本质层面看,雅加达青年流行语包含外来语、方言、隐语和黑话等复杂来源,其构词和语用特点大多结合印尼语系统自身结构规律,反映了缩略和简化形式的语汇是现代印尼语发展的大趋势,且英语和雅加达方言的影响日渐深入,从一个新的角度为印尼语学习提供参考,从而达到研究印尼语变化趋势的目的。从语言外部层面看,大量涌现的流行语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心理的表征也是社会文化的体现,反映不同时代的青年文化和价值取向,更能集中映射当代雅加达城市文化和青年人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对我们了解当今时代印尼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流行语 雅加达青年 来源 社会心理 城市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63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点9-10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0-11
  •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收集11-13
  • 第一章 印尼青年流行语的由来与演变13-22
  • 第一节 青年流行语概念的界定13-14
  • 第二节 70年代至90年代的bahasa prokem14-15
  • 第三节 1998年至2010年的bahasa gaul15-16
  • 第四节 2010年至今的bahasa alay16-17
  • 第五节 推动流行语发展的社会环境基础17-22
  • 一、流行语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17-19
  • 二、流行语创造者文化层次变高19-20
  • 三、大众娱乐文化的强势生长20
  • 四、社会和政治变化的影响20-22
  • 第二章 当代雅加达青年流行语的来源22-32
  • 第一节 新词术语22-24
  • 第二节 方言24-27
  • 一、雅加达方言24-26
  • 二、其他方言26-27
  • 第三节 外来语27-30
  • 一、英语28-29
  • 二、其他外来语29-30
  • 第四节 黑话、行话30-32
  • 第三章 雅加达青年流行语的语言特点32-43
  • 第一节 构词特点32-38
  • 一、缩合32-33
  • 二、缩略语33-37
  • 三、符号替代37
  • 四、错序37-38
  • 第二节 修辞特点38-43
  • 一、隐喻39-40
  • 二、反语40-41
  • 三、委婉语41-43
  • 第四章 雅加达青年流行语中的文化心理因素43-51
  • 第一节 雅加达青年流行语产生的心理机制43-45
  • 一、求新求异43
  • 二、模仿从众43-44
  • 三、自我展现44-45
  • 第二节 青年流行语反映的当代雅加达城市文化45-51
  • 一、雅加达城市文化特点46
  • 二、雅加达青年慢生活文化在流行语中的体现46-47
  • 三、雅加达青年娱乐休闲文化在流行语中的体现47-48
  • 四、雅加达青年流行语与alay文化48-51
  • 结语51-53
  • 一、全文主要内容和观点51-52
  • 二、本文的研究局限52-53
  • 附录53-62
  • 参考文献62-65
  • 后记65-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启海,何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心理优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2 庄成余;论改革中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汤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心理[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韦吉锋,曹文华;试论网络与社会心理的交互整合[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王月光;;发挥文化功能 调整社会心理[J];理论学习;2006年08期

6 王光银;;建国初期若干群众特殊社会心理透视[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7 李德周;;注重建设和谐的社会心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05期

8 李德周;;注重建设和谐的社会心理[J];中国职工教育;2008年08期

9 王杰;;社会心理优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年06期

10 许冬亮;;浅析建国初期国民社会心理变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均;陈旭;;中国转型时期公民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研究(I)[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万涛;;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关注社会心理[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3 田步双;;试析当今国企工人的社会心理[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汤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心理[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时勘;;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何佳讯;;品牌资产测量: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视角的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沈杰;;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8 车文博;;当代中国大陆人社会心理的特点及其走向[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孔陆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开的一道难题——按要素分配中的公平正义观及一种社会心理的矫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訾非;;完美主义研究的社会心理视角[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肖畅;从社会心理着手化解执法冲突[N];长江日报;2013年

2 石伟;运用社会心理学阻击非典[N];光明日报;2003年

3 毕舸;心理危机引发社会问题[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汪 挺;社会心理失衡的消解“偏方”[N];中国商报;2005年

5 辛允星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汶川“5·12”地震灾区社会心理考察记(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马宝和;社会心理与社会管理[N];鞍山日报 ;2011年

7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 暴伟晨;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救治[N];山西党校报;2013年

8 宜宾学院 何奎莲;建立社会心理 救助疏导机制[N];光明日报;2013年

9 沈杰;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之嬗变[N];北京日报;2005年

10 宋惠昌 李建华 成伯清 李伟民;走出“社会性的二难困境”[N];北京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静;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的社会心理变动(1978-1984)[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婷婷;科技创新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邹滨;论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D];广西大学;2003年

3 余玖珍;转型期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失衡与引导[D];中南大学;2003年

4 潘梅;社会心理—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谷岩;论转型期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的双重变迁[D];吉林大学;2013年

6 刘虹;利益冲突视域下社会心理失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李佩函;涉疆谣言产生与传播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8 刘瑾;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心理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9 黄麓熹;当代雅加达青年流行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10 张玲;技术的符号意义及对社会心理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3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623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e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