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0:29

  本文关键词: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慕课 社区教育 成人 终身学习


【摘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城市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这是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文件中提到的内容。在全世界都认识到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重要性的当下,慕课的出现不得不说是一种必然。人类自古以来都有学习的愿望,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是人学习的结果,也是人们学习的支撑。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模式,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高等教育到中小学、及成人教育,都有能发现慕课的足迹。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环境的限制,我国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是基于对慕课和社区教育在开放性、公平性、多元性等方面的契合的考量而得出的研究课题。在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的时代背景下,论文首先探讨了本研究的在国家政策、社区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意义,并从从社区教育发展的角度、社区成人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慕课对于社区教育发展、对于社区成人发展的价值,分析了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论、互联网时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确定通过文献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然后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对慕课发展现状及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的把握,从认识层面、硬件设施层面及慕课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出发论述了慕课在社区成人教育中应用的障碍。最后,从理念澄清、社区化慕课的构建、管理与运行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了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策略和建议,即以“学习”为核心,以“社区”为纽带,以“成人”为本位,以社区化慕课的设计和实施为重心,运用多元化、民主化、市场化、数字化的管理和运行手段,实现慕课在社区成人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慕课 社区教育 成人 终身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7;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33
  • 一、选题缘由9
  • 二、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9-10
  • 三、研究意义10-17
  • (一)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宏观意义10-12
  • (二)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中观意义12-15
  • (三)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微观意义15-17
  • 四、文献综述17-27
  •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7-23
  •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23-27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度27-28
  • 六、研究方法28
  • (一)文献分析法28
  • (二)问卷调查法28
  • 七、研究特色与不足28-29
  • 八、理论基础29-33
  • (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论29-30
  • (二)互联网时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0-33
  • 第二章 慕课及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33-49
  • 一、慕课的发展现状33-41
  • (一)慕课的含义33-34
  • (二)国内外慕课平台介绍34-36
  • (三)关于慕课的争议36-41
  • 二、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现状41-49
  • (一)社区成人教育的含义41-42
  • (二)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现状调查——以郑州市某社区为例42-49
  • 第三章 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障碍分析及策略建议49-63
  • 一、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障碍分析49-51
  • (一)社区教育各主体相关认识上的偏差49-50
  • (二)社区成人教育硬件资源的不足50-51
  • (三)慕课自身的局限性51
  • 二、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策略建议51-63
  • (一)澄清理念——关注成人生活、重视成人学习、重塑社区教育功能52-54
  • (二)构建社区化慕课54-57
  • (三)探索社区成人教育管理和运行的新模式57-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69-73
  • 致谢73-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智红;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内容的特点及其完善[J];教育评论;2000年05期

2 任国平,赖配根;开展社区教育 共促精神文明建设[J];人民教育;2000年07期

3 文军;社区教育刍议[J];社会;2000年08期

4 ;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坚持走社区教育之路[J];黑龙江教育;2000年Z2期

5 梁春涛;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05期

6 杨蓓蕾;美国的社区发展和社区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0年11期

7 李雅春;;社区教育与市民终生学习[J];成才;2000年01期

8 刘凡;;关于江岸社区教育的思考[J];成才;2000年03期

9 林培和;;社区教育在开拓中前进[J];成才;2000年11期

10 张欣;;紧贴需求是社区教育的生命线[J];成才;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刚;;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社区教育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培和;;社区教育思考五题[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郑建国;;对社区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探讨[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刘薇林;侯丽萍;;关于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思考[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田毅洁;;学校——社区教育的组成部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课题组;李珠;欧阳云;黄焕山;;武汉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江岸区教育局课题组;;论“新型社区”社区教育的组织与运作模式[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凡;;社区教育中心是终身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之我见[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国林;;强化社区教育制度建设,促进社区教育健康发展[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天太;马秋旺;酒学峰;牛搏;;发展社区教育 促进社区和谐[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仁;国外社区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王伟杰 孙宁;我国社区教育面面观[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 李澍卿;社区教育任重道远[N];河北日报;2004年

4 程仁;国外社区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于晓莉;处理好五大关系 为社区教育铺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吕宝林;社区教育专家助推兰州社区教育[N];甘肃日报;2007年

7 朱涛;社区教育要强调“三主”[N];贵阳日报;2007年

8 ;社区教育应是政府行为[N];联合时报;2007年

9 孙全;社区教育应纳入全市发展规划[N];沈阳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罗国淮;宝安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N];深圳特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鸿章;社区教育政策与公民学习权保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秦钠;中日都市社区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运玲;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谭文静;充权取向的低龄老年人社区教育模式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本春;社区教育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俊;农村城镇化中社区教育模式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高博;社区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与局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永川;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缺失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南红伟;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忠华;济南市历下区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铭;社区教育券的理论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郝美英;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6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686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