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两晋南北朝战争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17 23:17

  本文关键词:两晋南北朝战争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两晋南北朝 战争 南北对峙 民族融合


【摘要】: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期,两晋南北朝战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频繁的战争、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而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两晋南北朝的战争问题展开的。频繁的战争造成了政治局面的四分五裂,各方利益主体又趁乱相互争夺地盘和利益,从而催生了更多的战争和更深的分裂局面,这样循环往复的“战争-分裂-战争”模式持续了三百多年。虽然这期间有过局部的统一,但是当每次局部统一试图以一己之力实现大一统时,这种尝试总是以失败而告终,接下来就是更深的分裂局面的出现。直到589年隋统一中国,历时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才彻底结束。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严重地摧残了当时的经济和民生,造成了生灵涂炭、流离失所的局面。大量人口为求生存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远距离地迁移,这在客观上打破了地域的界线,各民族之间交流和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分裂后的统一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础。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两晋南北朝战争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概况。本章从本文的时代断限写起,接着分别介绍了两晋南北朝各个历史时期的大致情况,概括了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然后又对战争的定义和本文的研究对象加以界定,最后介绍了两晋南北朝战争次数统计的基本情况。第二章是对两晋南北朝战争的分类介绍。本章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分为统一战争、王朝内乱、不同政权之间的战争和统治阶级反抗被统治阶级的战争四个类型。针对每一个战争类型都选取一个典型的战例进行分析,尽管这些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不同,但它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推动着历史的发展。第三章介绍了两晋南北朝战争的地理分布情况。本章首先介绍了两晋南北朝战争的地理分布状况,然后根据此时期的特点又着重介绍了两晋南北朝战争导致的南北对立局面。第四章写两晋南北朝战争的影响。本章是本文着重探讨的环节,主要探讨了两晋南北朝战争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四个方面的影响。在论述战争对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时,采用了辩证的方法,历史观察的视角不只停留在两晋南北朝这个时代,而是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进程,探讨了两晋南北朝战争对推动整个历史进程的作用。
【关键词】:两晋南北朝 战争 南北对峙 民族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35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绪论12-19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12-13
  • (二) 学术史回顾13-17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及不足之处17-19
  • 一、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及战争概况19-28
  • (一) 两晋南北朝的总体时代特点19-24
  • (二) 两晋南北朝战争的基本概况24-28
  • 二、两晋南北朝战争的类型28-40
  • (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战争——以西晋灭吴之战为例28-30
  • (二)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战——以八王之乱为例30-33
  • (三) 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政权之间的战争——以淝水之战为例33-35
  • (四) 被统治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战争——以孙恩、卢循起义为例35-40
  • 三、两晋南北朝战争的地理分布特点40-45
  • (一) 两晋南北朝战争的地理分布状况40-42
  • (二)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导致的南北对立状况42-45
  • 四、两晋南北朝战争的影响45-59
  • (一) 两晋南北朝战争对政治的影响45-47
  • (二) 两晋南北朝战争对经济的影响47-52
  • (三) 两晋南北朝战争对文化的影响52-55
  • (四) 两晋南北朝战争对民族融合的影响55-59
  • 结语59-60
  • 主要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67-6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冠英;;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变动中的^榫龍;[J];历史研究;1957年02期

2 侯旭东;论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气产生的原因[J];文史哲;1997年05期

3 顾兴斌;晋与南北朝时期古韩国人对华“朝贡”和“归化”考辨[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4 ;南北朝时期的内蒙古地区[J];西部资源;2010年04期

5 杨宽;;论南北朝时期炼钢技术上的重要发明[J];历史研究;1956年04期

6 张声振;;两晋南北朝时期移居日本的汉族“归化人”及其贡献[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4期

7 邓端本;;两晋南北朝时期广州外贸考略[J];广州研究;1985年02期

8 贺国鉴;再论南北朝时期的苗族社会[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03期

9 陈新海;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分布及汉化程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1期

10 陈新海;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主要农业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村一仁;;南北朝时期的“荒”[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袁纯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汉地区的水利建设[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极其社会影响[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美崧;;建平,

本文编号:691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691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