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中的政党协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4:00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中的政党协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全面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国家、社会开启新的局面,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社会观念的更新。传统的民主理念和决策方式对多元化的社会发展现状难以适应,发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成为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的关注点。在此背景之下,政党协商在我国民主政治领域得到新的发展。从已有的政党协商历史实践和经验出发,立足中国协商民主实际情况,将政党协商研究置于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之中,梳理其研究背景,细化其基本理论和内涵,分析其发展的已有现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探寻制度化、规范化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建设路径,从而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和新形势下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对全文作出整体性论述。第二部分,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中的政党协商相关概念的界定。通过对政党协商的基本内涵及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分析政党协商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为政党协商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背景和支持。第三部分,政党协商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已取得的成效。通过对政党协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当前我国政党协商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分析对今后政党协商发展可借鉴的有利经验。第四部分,当前我国政党协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第五部分,完善政党协商建设的路径构想,着重强调完善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制度建设、培养和提高社会主义政党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基本理论的系统化研究三个方面的路径构想。
【关键词】: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协商 协商民主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一、绪 论9-20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1
- 1、理论意义9-10
- 2、现实意义10-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 1、国外研究现状11-12
- 2、国内研究现状12-18
-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18
- 1、研究目标18
- 2、研究内容18
- (五)研究方法18-20
- 1、文献分析法18
- 2、比较分析法18
- 3、经验总结法18-20
- 二、政党协商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20-29
- (一)相关概念界定20-22
- 1、协商民主20-21
- 2、政协协商21
- 3、政党协商21-22
- (二)政党协商的理论概述22-27
- 1、政党协商的理论来源22-25
- 2、政党协商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25-27
- (三)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关系27-28
- 本章小结28-29
- 三、当代中国政党协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9-42
- (一)政党协商的发展历程29-33
- 1、政党协商的萌芽29-30
- 2、政党协商的形成30-31
- 3、政党协商的发展31-33
- (二)中国政党协商的发展现状33-41
- 1、当前中国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33-37
- 2、当前中国政党协商的发展成果37-41
- 本章小结41-42
- 四、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42-52
- (一)当前中国政党协商存在的主要问题42-48
- 1、政党协商制度规范不健全42-43
- 2、政党协商实效性有待提高43-45
- 3、政党协商实践发展不平衡45-46
- 4、民主党派协商能力不够强46-48
- (二)政党协商问题产生的根源48-51
- 1、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影响48-49
- 2、协商能力建设不够全面49-50
- 3、政党协商理论研究不够50-51
- 本章小结51-52
- 五、完善政党协商建设的路径构想52-60
- (一)加强政党协商制度建设52-54
- 1、健全政党协商工作的实施规范52
- 2、完善协商过程的程序制度52-53
- 3、构建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的衔接机制53-54
- (二)加强政党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建设54-58
- 1、加强执政党协商能力建设54-55
- 2、加强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55-58
- (三)加强政党协商理论研究58-59
- 1、加强政党协商基本理论系统性研究58
- 2、加强政党协商深层理论问题的研究58-59
- 3、加强全国各地区政党协商实践经验的总结59
-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68
- 附件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跃;关于政党现象的几个问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孔凡义;郭坚刚;;政党的概念、特征和边界[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3 曹先磊;;政党伦理的内涵及基本范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1期
4 蔡志强;;从认同到背离:浅论政党蜕化的规律[J];人民论坛;2011年13期
5 黄丽萍;赵[,
本文编号:778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77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