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大国视域下中国的外交选择
本文关键词:负责任大国视域下中国的外交选择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地区矛盾和全球性问题越来越突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成为每一个国家都应履行的义务。有鉴于此,关于责任和义务的界定,是中国外交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选题。面对西方鼓吹宣扬的“中国责任论”,中国意识到被动或者简单式地融入国际组织并不是对外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而是要更加注重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变得更加积极乐观,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参与到包括政治、经济、安全在内更广泛的国际事务当中,更深层次融入到现有的国际体系当中。基于此,中国政府牢牢把握国内外形势,变被动为主动,适时提出要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来。这也就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新的考验,中国将如何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怎样才能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国家责任;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统筹国内外发展大局?这些都是中国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路径选择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台以来,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措施在促进世界经济、政治和安全合作等领域为国际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展现了中国对世界问题的责任担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负责任大国形象已经初具模型。未来,中国还将进一步深化同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多领域合作,共同应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各类问题,将构建“和谐世界”推进到实践和现实层面。这是对崛起大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负责任大国 国际社会 外交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2.1.1 关于负责任大国身份和形象的研究11-12
- 1.2.1.2 关于中国责任的研究12
- 1.2.1.3 负责任大国视域下的中国外交研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1 关于建构主义的研究13-14
- 1.2.2.2 关于中国责任的研究14
- 1.3 论文创新点14-16
- 第二章:“中国责任论”与“负责任大国”16-24
- 2.1 国际社会主张“中国责任论”16-17
- 2.1.1 “中国责任论”兴起的背景16
- 2.1.2 西方对中国责任的理解16-17
- 2.1.3 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责任的理解17
- 2.2 中国自我定义为负责任大国17-21
- 2.2.1 中国国家身份及责任的演变18
- 2.2.2 中国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原因18-19
- 2.2.3 负责任大国的内涵与标准19-20
- 2.2.3.1 “负责任的大国”的立足点在国内20
- 2.2.3.2 负责任的根本是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制度20
- 2.2.4 中国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意义20-21
- 2.3 “负责任大国”与“中国责任论”的区别与联系21-24
- 2.3.1 中西方分歧的实质与根源21-22
- 2.3.2 绝对责任与相对责任22-24
- 第三章 中国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外交实践24-30
- 3.1 统筹国际国内两大格局24-25
- 3.2 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25-28
- 3.2.1 全球性问题及其内涵25-26
- 3.2.2 全球性问题的扩展及其影响26-27
- 3.2.3 中国积极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实践27-28
- 3.3 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8-30
- 第四章 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外交选择30-53
- 4.1 构建负责任大国身份的环境与条件30-32
- 4.1.1 国家利益提出新的要求30-31
- 4.1.2 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客观条件31-32
- 4.2 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32-43
- 4.2.1 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目标32-37
- 4.2.1.1 珍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2-33
- 4.2.1.2 顺势而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33-34
- 4.2.1.3 主张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34-35
- 4.2.1.4 倡导友好相处,平等对话的和谐世界35-37
- 4.2.2 构建负责任大国身份应处理好的若干问题37-41
- 4.2.2.1 自身发展与承担责任的关系37-38
- 4.2.2.2 自身实力与国际责任的问题38-39
- 4.2.2.3 负责任大国身份与其他国家身份的关系39-40
- 4.2.2.4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40-41
- 4.2.3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应坚持的原则41-43
- 4.2.3.1 合法性原则41
- 4.2.3.2 国家利益与世界普遍利益相一致原则41-42
- 4.2.3.3 承担国际责任的形式、范围和手段应有所取舍42-43
- 4.3 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战略选择43-53
- 4.3.1 将改革发展作为战略基点43-45
- 4.3.2 中国在地区范围的外交选择45-48
- 4.3.2.1 以睦邻安邦为准则,维护地区政治稳定45-46
- 4.3.2.2 以区域合作为平台,促进地区繁荣发展46-47
- 4.3.2.3 以安全机制为载体,营造地区和平环境47-48
- 4.3.3 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外交选择48-53
- 4.3.3.1 经济贡献量力而行48-50
- 4.3.3.2 政治担当责无旁贷50
- 4.3.3.3 大国关系稳步推进50-53
- 结语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刚;;大国形象如何造?[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7期
2 郭树勇;;论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国大国形象[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11期
3 赵磊;;参与非洲维和 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8期
4 王爱丽;;用“和谐世界”的理念塑造大国形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5 张心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J];公关世界;2009年02期
6 张心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J];公关世界;2009年03期
7 潘卫东,孙海英;浅谈邓小平维护中国大国形象的思想[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李洪波;展现更有作为的大国形象[J];经济月刊;2003年01期
9 管文虎,李振兴;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J];天府新论;2004年05期
10 ;我国以负责任大国形象现身国际舞台[J];理论与当代;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洁;;灾难外交政策对国家形象的影响[A];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年
2 翟];;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号(总第8期)[C];2011年
3 温守礼;;前言[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首席专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张政文;重塑大国形象: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的总体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华益文 国际问题专家;厉行法治给“大国形象”加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3 贺平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欲塑负责任地区大国形象[N];文汇报;2014年
4 任晓 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N];文汇报;2014年
5 刘伟兵;义举展示大国形象[N];民营经济报;2005年
6 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 何轩;外展大国形象 内凝国家意识[N];光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罗紫健;树大国形象 驳不实言论[N];国际商报;2013年
8 朱峰;中国行动诠释大国形象[N];团结报;2011年
9 记者 王觅;《国家》彰显以人为本大国形象[N];文艺报;2012年
10 李宏图;救灾政治重塑国家形象[N];解放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童超;负责任大国视域下中国的外交选择[D];延边大学;2016年
2 李振兴;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郭倩;维和:中国大国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D];燕山大学;2010年
4 张金东;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1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79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