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我国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2:46

  本文关键词:我国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涉法涉诉信访 依法终结 路径 配套措施


【摘要】:随着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然步入社会转型阶段。在此阶段中,长期的计划经济社会下所形成的各种社会体制已经逐渐被市场社会体质所代替。人民的思想观念、社会规范、国家政策都以市场为导向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重大的社会变革发生的太快,新的法律颁布的速度远不能及。社会矛盾的激增以及法律的空缺双重作用下所带来的结果是,法律部门无法解决现实矛盾,信访机关诉求激增。另一方面,司法部门一些司法人员法律专业水平不高、职业素养不高、责任心不强,往往又承受着来自上级一些领导的指示,导致部分案件该立不立、久审不决、错判误判、判后久不执行。群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但法律知识又非常欠缺,对法院失去信心,转而采用信访方式解决涉诉问题。信访制度运行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访制度运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对法治社会的构建以及国家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立”。这些都体现了国家治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志与决心,维护国家法律权威、维持国家社会稳定,保障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以目前社会信访乱象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为切入点,在揭露信访乱象的同时,充分分析该乱象产生的原因,及导致的不良结果。从而引导出我国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分为六个部门,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说明研究该课题的的目的、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理论意义以及运用价值。第二部重点阐述我国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之提出,具体包括提出背景以及提出意义。第三部分是对国外一些类似信访制度的申诉制度进行描述以及与我国的比较分析,并总结了一些具体的可借鉴意见。第四部分是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困难及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则具体阐述了我国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基本路径。这些路径包括:完善信访立法、建立诉访分离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导入司法程序及终结制度、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第六部分则是笔者的小结。
【关键词】:涉法涉诉信访 依法终结 路径 配套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导论8-13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8-10
  • 1. 概念辨析8
  • 2. 历史渊源8-9
  • 3. 选题背景9-10
  • 4. 选题意义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2.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提出13-17
  • (一) 提出背景13-15
  • 1. 信访乱象13-15
  • 2. 司法终局性与法律权威受到冲击15
  • (二) 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之意义15-17
  • 三、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困难与原因分析17-21
  • (一) 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面临的困难17-19
  • 1. 人民群众保守思想17
  • 2. 司法部门各方面问题堆积17-18
  • 3. 信访立法空白多、位阶低18-19
  • (二) 对上述困难的原因分析19-21
  • 1. 信访立法方面19
  • 2. 司法部门方面19-21
  • 四、国外监察制度对我国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启示21-25
  • (一) 国外监察专员制度21-23
  • 1. 瑞典申诉制度21
  • 2. 英国的申诉专员制度21-22
  • 3. 丹麦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22-23
  • (二) 国外监察专员制度对我国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启示23-25
  • 1. 必须进一步明确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功能23
  • 2. 涉法涉诉依法终结制度的建设必须提高其法律位阶23-24
  • 3. 信访制度建设必须法律权威24-25
  • 五、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路径25-34
  • (一) 完善信访立法25-26
  • 1. 提高信访立法法律地位及效力等级25
  • 2. 明确信访机关法律地位极其权利义务25-26
  • 3. 明确公民的信访权与依法信访的义务26
  • (二) 建立诉访分离制度26-27
  • 1. 合理区分诉访案件26-27
  • 2. 严格审查分流工作27
  • (三) 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导入司法程序及终结机制27-30
  • 1. 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分类导入司法机关28
  • 2. 严格导入程序28
  • 3. 完善终结程序28-30
  • (四) 完善配套机制建设30-34
  • 1. 建立信访终结说明理由制度30-31
  • 2. 建立律师代理申诉制度31-32
  • 3. 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32-34
  • 六、小结34-37
  • 注释37-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敦柏;努力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J];发展论坛;2000年10期

2 詹敬鹏;关于加强乡镇信访工作的思考[J];秘书之友;2000年01期

3 陈佑国;从稳定大局出发 做好信访工作[J];秘书之友;2000年01期

4 王超杰;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刍议[J];秘书之友;2000年03期

5 啸风;跳出“笼子”天地宽──安徽寿县信访工作调查[J];秘书之友;2000年06期

6 邓佳敏,王约清;摸详情 早防范──桃源县信访工作的几点做法[J];中国民政;2000年04期

7 王如恒,吴中燕;盐都县民政信访工作实行首接负责制[J];民政论坛;2000年06期

8 刘京生;重视人大信访工作的特殊性[J];人大研究;2000年11期

9 李晓东;全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落实举报责任制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J];正气;2000年04期

10 王泽斌 ,梁仙花 ,张鲜苹 ,李琰;春风化雨慰民心──晋中市信访举报工作纪实[J];正气;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信访工作的理论逻辑与新时期信访工作[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以“效能革命”促进路风信访工作[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隋夕岭;;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4 吴光伟;;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5 贺珍珠;;创新信访工作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6 曾佳伦;;认真搞好信访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毕节[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7 宋子林;;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及对策[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8 刘丽艳;;新形势下的信访创新与实践[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张剑锋;;务必把“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个制度落到实处——浅论构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体系[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智勇;;以十六大精神指引和推进信访工作[A];上海市秘书学会2003年论文选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长江(作者系薪春县人民政府县长);关于信访问题的思考[N];黄冈日报;2005年

2 杨信;在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N];齐齐哈尔日报;2005年

3 邱国春;廊坊信访工作重实效[N];人民日报;2000年

4 沈路涛;全国信访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4年

5 ;全面把握《信访条例》基本精神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N];人民日报;2005年

6 通讯员 熊荣军 吴连峰;平利求真务实抓信访[N];安康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志科;抓好信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N];阿勒泰日报;2007年

8 记者 姚庆云;再创信访工作新局面[N];安阳日报;2006年

9 叶琦邋王龙江;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工作座谈会在蚌举行[N];蚌埠日报;2007年

10 钱月婷;提升信访工作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环境[N];蚌埠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任哓春;基于信息管理视角的信访工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荣;论公安信访工作中的若干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袁文荣;新时期信访工作困境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孟永瑞;新时期农村信访工作的特点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2年

4 毕栋;太湖县信访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李勇;信访工作初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邓燕秀;社会转型期广州信访工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曲日明;大连庄河市信访工作改进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济与;我国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大江;本溪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10 任湘静;地方公安信访工作问题调研[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4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914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