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3 22:15
本文关键词:消费金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摘要】: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上世纪,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但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渗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弊端日益显现,已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投资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已经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投资贡献率在GDP贡献率中的比重较大,但近五年的比例有所下降。在市场经济不断扩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处于由“出口导向型”和“投资导向型”逐渐向“内需导向型”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内需主要是指消费需求,“扩消费,拉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在业界形成共识。基于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我们不禁会考虑,如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完成经济转型呢?消费金融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进入了金融市场,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无疑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需求,不仅从短期角度,为迅速改变经济形势提供了路径,而且从长远角度,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重要力量。但是,消费金融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如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消费金融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来分析消费金融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分为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两部分。消费金融影响经济,其直接影响在于对消费需求的影响--通过扩大消费需求,调整消费结构,带动经济增长;其间接影响是指对投资方面的影响,即:通过对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消费需求对投资变化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这也就从理论方面,分析了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分析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如何时,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消费金融促进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数据选取的是消费金融的量化数据,消费信贷余额和经济增长重要判断指标,GDP总额。在分析过程中,先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得出消费信贷与GDP总额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再用脉冲函数分析,最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得出,消费信贷和GDP总额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对消费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分析,得出了本文论证的重要结论。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六点发展消费金融的政策建议。分别是:引导居民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建立多元化消费金融体系;由政府立法机关主导建立完善的消费金融法律体系;提高国民消费水平,并进一步改进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构建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从政策的的角度,贯彻发展消费金融,以促进经济增长,完成经济转型。
【关键词】:消费金融 经济增长 消费信贷 消费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F12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一、导论7-10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研究背景7-8
- 2.研究意义8
- (二)研究方法8-10
- 1.结合多种研究方法8-9
- 2.实施步骤9
- 3.创新和不足9-10
- 二、消费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10-16
- (一)经济增长理论10-11
- 1.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发展10
- 2. 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10-11
- 3. 收入恒等式11
- (二)消费金融理论11-13
- 1.消费金融的定义11-12
- 2.消费函数理论及其发展的五个阶段12-13
- (三)消费金融的相关经济理论13-16
- 1.流动性约束理论13-14
- 2.消费金融的作用空间14-15
- 3.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15-16
- 三、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传导机制16-22
- (一)直接传导:消费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16-19
- 1.消费金融与消费需求16-17
- 2.消费金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17-18
- 3.在序数效用论下消费金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18-19
- (二)间接传导:消费金融对投资的促进作用19-22
- 1.消费需求对投资的拉动作用19-20
- 2.消费金融对投资变化影响20-22
- 四、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22-29
-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22-23
- 1.数据选取22
- 2. 数据处理22-23
- (二)实证分析23-29
- 1. ADF单位根检验23-24
- 2. 协整检验24-25
- 3. VAR模型的建立25
- 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25-27
- 5. 格兰杰因果检验27-29
- 五、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29-32
- (一)引导居民转变传统消费观念29
- (二)建立多元化的消费金融体系29-30
- (三)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个人信用体系30
- (四)提高国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改进社会保障制度30-31
- (五)构建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31-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附录35-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世扬,周长勇;个人消费金融:挡不住的趋势[J];当代财经;1999年01期
2 孙章伟;;美国消费金融及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3 尹世杰;论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及思路[J];经济评论;2004年01期
4 畅秀平;;《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年10期
5 李金泽;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2期
6 杨丽;消费函数理论研究综述[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刘萍;孙天琦;张韶华;;有关美国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NDTL)的考察报告[J];西部金融;2008年09期
,本文编号:1027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02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