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性技术进步与索洛增长核算悖论
本文关键词:物化性技术进步与索洛增长核算悖论
【摘要】:技术进步常常物化在新资本品中,而Solow提出的增长核算难以体现这一点。本文通过DEA方法测算了1981—2011年主要的28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将这三者与资本积累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本积累从两种途径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一种途径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倾向于缩小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另一种途径是资本积累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效率。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确实带来了物化性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增长核算看技术进步较小,却能维持较长时间增长的悖论。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物化性技术进步 增长核算 全要素生产率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能力构建的我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YGA7901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13;F224
【正文快照】: 2一、引言和文献综述自Solow(1957)提出增长核算以来,[1]通过增长核算来探寻经济增长的源泉变得非常流行。大多数的增长核算结论是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而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得多。1由于资本扩张在现实中不可能永远持续,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克;;中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估计[J];经济科学;2011年03期
2 姚洋;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3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4 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5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自然;王宏淼;袁富华;;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6 黄先海;刘毅群;;物化性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7 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放;;国际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技术扩散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勇;古明明;Dwright Perkins;;文化变迁、制度演进与改革和发展——制度与文化变迁视角的社会发展机制和改革发展比较分析[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3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何枫;赵大伟;付倩红;;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我国工业技术效率提升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6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王晓东;;中国煤炭上市公司生产率变化实证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王占益;;济南、青岛、烟台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张其仔;郭朝先;;China's industrial growth:capital-driven or resource-driven?[J];China Economist;2009年01期
10 傅晓霞;吴利学;;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姜彩楼;朱琴;;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能源绩效:基于OECD国家的样本[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一种尝试性解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任百祥;;制度经营与政府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皮建才;;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我们到底站在哪里?——与文贯中、张宇燕、艾德荣等商榷[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东勋;;内陆传统农区的市场化转型与工业化启动机制[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8 常亚青;;中国工业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9 刘震;姚顺波;;基于DEA模型的退耕还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10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金钰;公共部门规模、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传成;我国冷藏箱制造行业技术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谭小明;南昌市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张风梅;中国龚断性行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方U,
本文编号:1030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03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