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沿边口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9:42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沿边口岸发展研究
【摘要】:中俄边境线现在一共有4350多千米,其中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达到3300千米,在中俄经贸发展中,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尤其是2013年8月国务院审批通过《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使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文件确立了黑龙江省在中俄经贸中的地位。且2014年9月11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倡导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更进一步推动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口岸作为国家对外贸易的门户和通道,无论是对外进行投资、贸易还是合作都离不开口岸。黑龙江省属于我国口岸众多的省份之一,却不是对国家经济贡献度最高的省份,且黑龙江省主要的对外经贸对象是俄罗斯,因此以俄罗斯为经贸对象对黑龙江省25个沿边一类口岸进行优化研究就变得十分重要。 针对黑龙江省沿边口岸现在存在的问题:口岸自身规模小、客货运量少,口岸缺乏统筹规划和功能定位、无序化竞争和同质化竞争严重,口岸对俄贸易规模小、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建设资金不足、设备老化陈旧,受气候影响和俄罗斯对中俄口岸建设态度影响较大等问题,通过建立黑龙江省沿边对俄口岸综合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沿边各口岸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黑龙江省沿边对俄口岸进行优化建设分析,包括主要沿边口岸的功能定位、布局优化和发展模式分析,提出强化口岸经济意识、突出口岸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增强口岸产业支撑,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构建口岸的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口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口岸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这些对策,以期通过对黑龙江省沿边对俄口岸的优化发展研究加强黑龙江省贯彻国家口岸政策的力度,为黑龙江省沿边对俄口岸发展提供一个方向,促进黑龙江省口岸地区经济发展和对俄贸易的进行,进而推动整个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文章的创新点在于黑龙江省沿边对俄口岸的优化布局和发展模式,重点在于口岸的功能定位,难点在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分析,前者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后者运用了模型分析法和定量与定性分析法。
【关键词】:口岸 评价体系 优化布局 发展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3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15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5-17
- 1.4.1 研究内容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基本理论17-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21
- 2.1.1 口岸与腹地17-18
- 2.1.2 口岸的分类和功能18-20
- 2.1.3 口岸与港口的区别20-21
- 2.2 相关基本理论21-24
- 2.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21-22
- 2.2.2 点轴开发理论22-23
- 2.2.3 动态优化理论23-24
- 3 黑龙江沿边口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24-33
- 3.1 黑龙江省沿边口岸的发展现状24-30
- 3.1.1 沿边铁路口岸26
- 3.1.2 沿边公路口岸26-27
- 3.1.3 沿边航空口岸27-28
- 3.1.4 沿边水运口岸28-30
- 3.2 黑龙江省沿边口岸存在的问题30-33
- 4 黑龙江省沿边口岸发展综合评价体系33-40
-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33-34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34-36
- 4.3 口岸指标得分36-38
- 4.4 口岸综合评价38-40
- 5 黑龙江省沿边口岸优化发展分析40-46
- 5.1 黑龙江省沿边主要口岸的功能定位40-43
- 5.2 黑龙江省沿边口岸的优化布局43-44
- 5.3 黑龙江省沿边口岸发展模式44-46
- 6 黑龙江省沿边口岸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46-51
- 6.1 树立口岸形象46-47
- 6.1.1 强化口岸经济意识46
- 6.1.2 突出口岸自身优势46-47
- 6.2 推进口岸产业链条建设47-48
- 6.2.1 大力发展口岸经济47
- 6.2.2 增强口岸产业支撑47-48
- 6.3 加强口岸信息系统建设48-49
- 6.3.1 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48
- 6.3.2 构建口岸电子信息商务平台48-49
- 6.4 完善口岸的建设和管理49-51
- 6.4.1 加强口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49-50
- 6.4.2 加强口岸的统筹规划和管理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道文;;地方电子口岸建设路径和模式探讨——以浙江电子口岸建设为例[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红霞;刘涛;;长三角“电子口岸”联动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建议[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张国坤,赵玲,张洪波;中国边境口岸体系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4 安春生;;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企业竞争力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1032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03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