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需结构失衡:演变、逻辑与间接调控
本文关键词: 内需结构 失衡 间接调控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统计结果及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极强的投资依赖性,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几个省份对投资依赖程度尤为严重。对于内需结构失衡,政府直接调控不但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且会导致资源劣化配置。通过调整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间接调控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内需结构的调控难题。这种间接调控方式,通过经济社会结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来调整中国内需结构,并有助于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均衡。
[Abstract]:From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a strong investment dependence, and the most backward provinces are particularly dependent on investment. Direct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s not only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ed goal, but also leads to the deterioration 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y adjusting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ther indirect control methods, w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domestic demand structure control. This indirec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rough the coordin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domestic demand in China, and help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the entire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理论和中国经验”(13AJL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12JJD790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金融自由化对中国贫困的影响途径与数量测度”(11YJA79001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2D0016)
【分类号】:F1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邹卫星;房林;;为什么中国会发生投资消费失衡?[J];管理世界;2008年12期
2 蔡跃洲;王玉霞;;投资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及合意投资消费区间——基于跨国数据的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3 秦朵;宋海岩;;改革中的过度投资需求和效率损失——中国分省固定资产投资案例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4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5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6 刘瑞翔;安同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7 郭熙保;陈志刚;;论后危机时期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3年05期
8 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9 沈坤荣,孙文杰;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esearch of Mechanism on the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on Farmland Convers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1期
2 ;Analysis on Behaviour Differentiation and Motive of Rural Household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11期
3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周本立,吴劲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安徽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及“十五”面临的主要任务[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洪磊;;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必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7 苏高华;郑新奇;陈方正;;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8 毛广雄;;淮安市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及推进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9 喻汇;;人力资本集聚与县域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 陈锦晓;;乡村工业化背后的隐忧[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秀岩;投资、通胀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02期
2 唐倩;中国金融深化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0年03期
3 马树才;孙长清;;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4 谢平;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J];财贸经济;2000年10期
5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6 卢中原;关于投资和消费若干比例关系的探讨[J];财贸经济;2003年04期
7 周力;王培华;;“十一五”时期构建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8 陈太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冉茂盛,张宗益,钟子明;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韩文秀;投资率在经济分析和决策中的意义及其局限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向松祚;[N];人民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上浦,李一水;金融间接调控的传导机制及其实现方式[J];福建金融;1993年09期
2 方上浦;李一水;;金融间接调控的传导机制及其实现方式[J];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05期
3 陶平;王文学;;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基础与设想[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3年12期
4 于和亮,李灵均;试论实现金融间接调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准备[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4年03期
5 《价格间接调控研究》课题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格间接调控的研究[J];上海综合经济;1994年04期
6 徐进华;实现政府对企业宏观间接调控的条件及对策[J];北方经济;1995年01期
7 黄辉球;对国有大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纺织;1995年11期
8 周兆光,包明华;加强财政的间接调控功能[J];国有资产研究;1995年04期
9 方上浦,,李一水;金融间接调控的传导机制及其实现方式[J];福建金融;1996年11期
10 李琨;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谈金融改革中的贷款规模问题[J];金融信息参考;1997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苗凡卒;治理排污要善于“间接调控”[N];深圳商报;2007年
2 汪洪洋;完善金融间接调控体系 改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3 沈明高 徐忠;间接调控:给货币手段更大的舞台[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杨秦;间接调控多了 直接调控少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赵珩;信贷规模控制该不该退出舞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记者 尚晓阳;当务之急是向间接调控转轨[N];中国证券报;2004年
7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亟待完善[N];农村金融时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张之花;芭蕉扇”难灭房价“火焰山”[N];房地产时报;2007年
9 崔春香;加大财政对政策性担保的扶持力度[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10 贾康;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家宝;利率与经济稳定[D];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建矿;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2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5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