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谱频率带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波动关联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4 21:07

  本文选题:带谱回归 切入点:滤波技术 出处:《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年02期


【摘要】:将频率滤波技术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相结合,基于谱频率带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波动之间的因果关系,从频率分量的角度,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波动之间基本因果关系的成因.又对一个序列的某一频率分量与另一个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两序列对应频率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结论可以为在经济实践中充分认识两者的关系,进而加以应用提供依据.
[Abstract]:Combining the frequency filtering technique with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e causality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price fluctuation in China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spectral frequency band. The cause of causality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price fluctuation in China is explained. The causality between one frequency component of one sequence and another sequence and the causality between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wo sequence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we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economic practice. Then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its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分类号】:F124;F7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柏,俞自由,解振鸿;物价、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2 王彦彭;;中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6期

3 蒲艳萍;张翼;;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关系的研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06期

4 唐运舒;谈毅;;信贷、投资、价格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刘金全,王大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经济增长趋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6 杨晨辉;刘新梅;魏振祥;耿紫珍;;基于VAR模型的我国期货市场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年02期

7 孟娜;许保光;;基于VAR模型的我国生猪饲料价格影响因素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年05期

8 李永立;吴冲;;基于多变量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年01期

9 姚小剑;;我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波动关系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杨美莲;实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双重目标的策略[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东;杨灿;;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冲击效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3期

2 吕立新;股市财富效应与货币供应量的互动关系[J];财贸经济;2002年11期

3 周达军;;我国总量经济波动的识别与结构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2期

4 王彦彭;;中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6期

5 庞东;杨灿;;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冲击效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6 韩爱华;;扩大信贷投放与GDP增长关系:对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7 梁国超;刘金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弱化成因和经济“软扩张”后的增长趋势[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尹宗成;;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的测度[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9 陈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与经济增长趋势[J];经济与管理;2009年02期

10 张东辉;孙华臣;;中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的分析[J];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和炳全;刘建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基于经济周期的递进演变的角度[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雄威;我国经济周期非线性特征分析与经济周期测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D];天津大学;2006年

3 刘俊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定和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仇伟杰;中国电力经济运行规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刘士宁;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一种理论解释及中国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7 李月;有效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唐晓彬;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在我国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蔡志远;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禹丰;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的实证[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凡;我国信贷量波动对物价走势影响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黄昕黎;2003-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原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学叶;银行信贷、物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5 黄新奇;基于VAR模型的我国GDP平减指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保军;我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曾阿梅;我国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李扬;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探索——启动和强化结构性财政金融工具[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9 齐行黎;对中国实际汇率误置状况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仲福森;经济周期与产业波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庆富;王海民;;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经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4期

2 张志柏,俞自由,解振鸿;物价、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3 王涛;我国产出、货币供给与价格关系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4 江小涓;向潜在增长率趋近——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时期[J];财贸经济;2003年05期

5 夏天;冯利臣;;中国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作用究竟有多大?——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6 陈文玉;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1999年01期

7 王骏;张宗成;;基于VAR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的研究[J];管理学报;2005年06期

8 孙建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价变动机制与经济增长[J];广西市场与价格;2000年12期

9 蒲艳萍;张翼;;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关系的研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06期

10 余华义;陈东;;我国地价、房价和房租关系的重新考察:理论假设与实证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天津和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4期

2 孙建胜;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J];山东经济;2005年05期

3 杨冠琼;;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06年22期

4 张权;;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安徽省的实证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5 张兴平;高小钧;张帆;;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1期

6 陈捷淮;;广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07期

7 郑弘;周葆生;;FDI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0期

8 王宇新;姚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因果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9 张振强;;广西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胡永平,祝接金;经济增长与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贵;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测度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9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0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60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