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9 17:47

  本文选题:生态文明建设 + 科学内涵 ; 参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摘要】:目前,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生态省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梳理与归纳我国生态文明内涵基础上,从低碳建设、循环建设、和谐建设、文化建设与责任建设等五个角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路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认为,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3.11分,属于均衡发展区域,在文化与责任建设方面存在相对劣势。根据评价结果,从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人文生态化建设、创新政府责任和职能建设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思路。
[Abstract]:At present, Fujian Province has become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province in Fujian Province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and summing up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constructed from five angles: low carbon construction, circular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construc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lev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is analyzed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is 3.11 points, which belongs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area and has a relative disadvan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and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aspects of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sm and ecology, and innovating the responsibility and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厦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2014年福建省科协科技思想库研究重点项目 福建省科协决策咨询研究重点项目(闽科协发学201314号A1315) 2014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基金项目
【分类号】:F127;X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严耕;杨志华;林震;刘洋;吴明红;黄军辉;吴守蓉;樊阳程;张秀芹;;2009年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快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必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马道明;;生态文明城市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5 余建辉;刘燕娜;石德金;林伟明;;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梁文森;;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问题[J];经济学家;2009年03期

7 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32期

8 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9 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1999年03期

10 曹孟勤;;生态文明的四个向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淑敏;恩格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刁志萍;;试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重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张晓霞;;论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周富宝;;生态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7期

5 朱元秀;徐长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6 文传浩;程莉;铁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若干理论误区与实践问题[J];西部论坛;2010年06期

7 胡刘;;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森林重庆”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冯宗茂;;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罗文东;;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李世书;;自然观、生态危机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宗平;宋传中;;论安徽生态文明建设[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韩启萌;;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韩启萌;;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祖光;;海南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理论与实践[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李爱年;;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环境法的生态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文传浩;程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新问题[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毛洪建;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人类文明转型之路[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贺庆棠;;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汪劲柏;;关于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及若干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树功;丁健;周永章;;广东陆河山区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何小英;创新得当论[D];中南大学;2011年

5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保全;资源型地区政府生态责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孙向军;知识生产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赵长杰;奥运会营销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张毅;生态主义视角下的政策分析理论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明娟;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职能的生态转向[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阳丽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崔姗姗;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廖海伟;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丁姗;青藏高原生态特区的构建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兰州大学;2011年

6 梁燕亮;从自然追问到生态反思[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晓欢;基于C#+AE的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蒋继华;生态社会主义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9 杨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旅游业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戴凤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建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陈学明;;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如何走出两难境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杨顺顺;栾胜基;王颖;;基于CAS理论的循环经济适宜性评价与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黄海峰;李慧颖;刘娜;;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分析与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7 张敬花;;生态文明:中国文明转型的必然归宿[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张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必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廖才茂;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4年09期

10 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福建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纪红;基于ArcGIS西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戈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4期

2 张贡生;走向生态文明之路[J];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09期

3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7年09期

4 贾峰;;告别黑色工业文明 迈向绿色生态文明[J];世界环境;2007年06期

5 李劲松;;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7期

6 吴永波;;南京林业大学参与主办江苏省首届生态文明论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薛松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水利;2009年20期

8 韩步阳;构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机制[J];东疆学刊;1999年02期

9 王芹;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进行了生态学革命——论中国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11期

10 ;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胜;;简论生态文明立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宁清同;;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法治的支撑[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3 王如松;刘晶茹;;复合生态与生态文明[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4 纪艳彬;;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张明国;;生态文明的技术哲学视阈[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蓉;;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7 王景福;;沿着低碳之路 走向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8 文祯中;;生态文明与黄河流域生态建设[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9 孙芬;;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洱源县委书记 许云川;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N];大理日报(汉);2008年

2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 黄波;秉持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设生态北碚[N];重庆日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杨通进;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鲜晓荻;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心灵[N];贵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周华俊邋鄢鸣;龙泉3.5万名学生成为“生态文明”传播使者[N];丽水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宏平;生态文明:论坛聚焦的大课题[N];四川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周静邋实习生 季节 段成柱;第八届中国经济论坛闭幕[N];贵州日报;2008年

8 中共珠海市委政研室 黄洪波;生态文明与珠海发展道路的选择[N];珠海特区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兵 杨筱X 赵国梁;“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引起强烈反响[N];贵州日报;2008年

10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执笔 王明初;加快海南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连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2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力飞;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4 曹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建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杨朝晖;面向生态文明的水资源综合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9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10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晓娜;生态文明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与检验[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刘奇;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4 李春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谷体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刘玉保;生态小城镇环境建设现状研究以锦城街道为例谈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建设[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任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戴凤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建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光宇;试论生态文明的主体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秦小钢;绿色北京建设理论内涵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1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11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