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经济性障碍
本文选题:中美关系 + 新型大国关系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12期
【摘要】:许多学者认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障碍主要集中在政治安全领域。文章认为,两国的政治安全矛盾与经济问题和经济利益矛盾密不可分。两国间的经济性障碍,包括中美高度相互依赖经贸关系中的复杂矛盾,美国在构建国际经济新规则方面排斥中国的倾向以及美国新干涉主义政策对中国海外利益造成的严重损失等问题亦不可忽视。随着两国国力和相对地位的变化,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将日益增多和表面化。解决中美之间的各种经济分歧与矛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遵循合理的方式方法,例如坚定地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权益、积极参与和推动新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等。
[Abstract]: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obstacles facing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ield of political security. 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political security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and economic interests. The economic barrier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high interdependenc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complex contradictions in trade rela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The contradiction and dis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increasing and disappearing as the new rules of the economy exclude China's tendency and the serious losses caused by the new American interventionist policy on China's overseas interests. In the long run, we need to follow reasonable ways and means, such as firmly maintaining its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and promoting the formulation of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ul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GJ008)
【分类号】:D822.3;F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熊名奇;米运生;;浅析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J];当代经济;2010年14期
2 钱学文;;中东剧变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影响[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6期
3 周宇;;中美汇率之争的三个核心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4 黄昭宇;;西方新干涉主义及其危害——以中东国家局势为例[J];教学与研究;2013年08期
5 巩胜利;;21世纪:美国新战略“三大”规则——TPP、TTIP、PSA之后的全球贸易新规则新秩序的“破立”格局[J];国际金融;2013年05期
6 林珏;;中美经贸大国的合作与摩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李永成;;战略意图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张倩;;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新动向分析[J];中国商贸;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锋;刘滨;;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性失衡及风险应对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23期
2 宋瑾;;中美汇率之争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8期
3 王越;;我国外汇储备的效应与结构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4 晏凌煜;唐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涵及其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初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4年02期
5 钟飞腾;;新型大国关系、共同发展与中国外交新理念[J];国际论坛;2014年01期
6 卢冠锋;李磊;李荣林;;RCEP与TTP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01期
7 谢晓光;吴志q;;上海自贸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际展望;2014年05期
8 孙芳;杨丹丹;;TPP和TTIP:美国战略与中国应对[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09期
9 左希迎;;美国战略收缩与亚太秩序的未来[J];当代亚太;2014年04期
10 卫兴华;尹辉;;2010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劲松;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邓业建;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结构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迎晓;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选择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2 于淼;中美汇率之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谢文彦;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1年
4 郎帅;中国海外利益维护与拓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罗涔丹;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失业率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王桂华;优化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芦凯凯;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与东盟关系新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艾楚涵;21世纪初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谷进金;中国的海外利益保护与能力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雷小红;RTA投资规则新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胜刚;谭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管理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2 刘莉亚;;新汇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配置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计算[J];财贸经济;2009年11期
3 郭翠荣;论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宏观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03期
4 余永定;消除人民币升值恐惧症,实现向经济平衡发展的过渡[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5期
5 王鹏;;制裁伊朗石化业 中国将受多大牵连?[J];化工管理;2012年01期
6 黎慈;;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贸易摩擦与政府的有效应对——以“轮胎特保案”为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0年03期
7 王年咏;;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的悖论困境[J];经济管理;2006年20期
8 王凌云;;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基本理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3期
9 李扬,余维彬;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回归有管理的浮动[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10 涂丹婷;;从轮胎特保案看中美贸易摩擦[J];老区建设;2010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吴绮敏 温宪 席来旺;[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杜尚泽 吴云 陈一鸣;[N];人民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杜尚泽 温宪;[N];人民日报;2013年
4 ;[N];人民日报;2013年
5 ;[N];人民日报;2013年
6 钟声;[N];人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钱彤;[N];人民日报;2012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周方银;[N];人民日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惠民;大国战略与大国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06期
2 章一平;从冷战后国际体系的复杂化看中国与大国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2期
3 丁奎松;亚太大国关系对地区安全合作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Z1期
4 孙承;大国关系与东亚合作[J];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5 俞邃;中国的大国关系理论与实践[J];当代世界;2001年03期
6 房乐宪;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看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7 赵念渝;试论影响21世纪大国关系的三种因素[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8 赵念渝;影响21世纪大国关系的若干因素[J];开放导报;2001年04期
9 傅耀祖;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及其特点[J];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林利民;亚太大国关系的历史变迁:单极?两极?还是多极?[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夏立平;;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视角下的中美太空领域博弈与合作[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2 钮汉章;;相容:超越零和的有序竞争——政治发展视角下的21世纪大国关系走势[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金应忠;;避免全球性结盟分裂对抗是当代大国的历史使命——兼议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4 金子秀敏;;美中新型大国关系下的日中关系[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4期(总第113期)[C];2013年
5 仇华飞;;国际秩序转变中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外交学院客座教授 宋荣华;何为新型大国关系?[N];广州日报;2012年
2 美国著名国家关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 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 约瑟夫·奈;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李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N];人民日报;2013年
4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 叶小文;促进新的文明复兴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N];光明日报;2013年
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N生;迈向新型大国关系,中美需把准定位[N];解放日报;2013年
6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 张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N];东方早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洪俊杰;中美求解建“新型大国关系”之道[N];解放日报;2013年
8 裴远颖 外交部前政策研究室主任;建新型大国关系需要耐心和智慧[N];解放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日;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持续发力[N];国际商报;2013年
10 钟声;努力开创新型大国关系之路[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靖国华;冷战后大国关系的结构性调整及其走势[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曹扬;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及中国的对策[D];东北大学;2013年
3 李蒙爱;构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4 卜凤坤;论中国大国关系模式的嬗变与得失[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王丽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背景下中美在太空的竞争与合作[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4年
6 张艳杰;试论二战以来美国东南亚政策中的大国关系因素[D];暨南大学;2008年
7 张文静;从伊朗核问题看美欧分歧[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孟一;第三次印巴战争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85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8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