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8 provinces from 1982 to 201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nnual and provincial differences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by introducing three models: the overall effect, the regional effect and the tim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 results show that urbaniza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t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ize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ime process,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reduced first, then expanded and then narrowed. In term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economy is developed an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high. With the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trend of widening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likely to be alleviated. For those areas with underdeveloped economy, low urbanization level and scarc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Urbanization is likely to further wide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rmulate differentiate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actual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作者单位】: 塔里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GL004)
【分类号】:F299.2;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问题;2012年12期
2 刘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性及倒U形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1期
3 王子敏;;我国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再检验[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4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5 陈斌开;杨依山;许伟;;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原因:1990—2005[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6 钟宁桦;;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J];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7 陈斌开;林毅夫;;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8 雷海章;刘易斯陷阱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年06期
9 李尚蒲;罗必良;;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8期
10 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Immiserizing Growth in Expanding Economies" in China's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r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9期
2 周苑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邱福林;穆兰;;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秀峰;田华;;基于城镇化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5 姜凤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6 庞永红;王芳芳;刘有斌;;新时期我国农村“增长性贫困”的预防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7 江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8 乐小兵;;基于物资资本视角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9 李鲁欣;李玉江;;基于SPSS对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10 宁薛平;文启湘;;金融中介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春良;;城市化与刑事犯罪: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立;;户籍制度与中国城镇化:1949—2009——户籍改革方向刍议[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7 陆铭;;全球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王秀芝;尹继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雷海章;;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三化”问题[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周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5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萧一啸;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曹伟;城乡统筹发展下区域土地精明利用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戴薇;收入差距的成因以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罗亦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因素检验[D];湘潭大学;2010年
5 齐涛;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新建;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刘琳;北京市朝阳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曾治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公共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和中国案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3 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4 田明,常春平;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障碍及制度创新的要点[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5 谢守红,宁越敏;城市化与郊区化:转型期都市空间变化的引擎——对广州的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2003年11期
6 吴莉娅,顾朝林;全球化、外资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江苏个案研究[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7 李郇,黎云;农村集体所有制与分散式农村城市化空间——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8 叶嘉安;徐江;易虹;;中国城市化的第四波[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9 黎云;陈洋;李郇;;封闭与开放:城中村空间解析——以广州市车陂村为例[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10 陈浩;郭力;;“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J];城市问题;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万良,房荔枝,信立滨;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效应[J];北方经贸;2001年02期
2 刘建和;金雪军;;中国股市量价波动的时间效应[J];审计与理财;2006年04期
3 雷伟;对我国城市地面沉降机理及社会效益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3期
4 李斌;;物流的时空效应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8期
5 王炎坤,钟书华;论时间效应及其与科技奖励的关系[J];科研管理;1993年01期
6 曾兆庚;颜泽贤;;基于DEA的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时间效应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3期
7 张谊浩;周庭佐;;货币供应量对稳态经济增长的作用[J];中国经济问题;2011年04期
8 陈建宏;永学艳;刘浪;周智勇;;国家工业化与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矿业;2009年10期
9 罗润东;劳动力失业效应分解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10 王明生;周小君;周琛;;天津地铁1号线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卢廷浩;宰金珉;;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机理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亢一澜;王娟;;考虑时间效应的软材料黏接界面力学模型与实验表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韬;高大钊;顾国荣;;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时间效应”的简化力学模型分析[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虞茂洪;何国杰;;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中混凝土喷层的时间效应问题[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张丽芬;刘树深;朱祥伟;;咖啡因和氯霉素的时间效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武圣君;苗丹民;;连续加法的时间效应[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陈宗基;;我国在复杂岩层中的巷道掘进——兼论构造应力与时间效应的重要性[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8 刘同有;;金川矿山岩石力学研究[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9 周健;叶建忠;;大面积浅层地基处理新方法研究及其工程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张劲松;陈彦;张芹;屠苏;康健;陈旭锋;;感染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通透性时间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祝之友;《伤寒论》的“时间药理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金苹苹邋实习生 缪晓旦;提前“冲浪”港股 “尝鲜者”的投资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消费文化[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孟 林;2004中小企业ERP市场突破增长[N];中国企业报;2004年
5 易非;参与定投能获得更多收益[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王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倪红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教授,,水文及水资源学博士;节水中的经济杠杆: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N];中国水利报;2005年
7 李理 赵晨(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市场信息的监测与统计[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白岭;价值蓝筹有望重出水面[N];证券日报;2007年
9 陈福华;信息化必须突破对象局限[N];医药经济报;2005年
10 在强;什么时候入市回报高[N];中国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武斌;静荷载下单桩沉降的时间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贺军涛;新型渡越时间振荡器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刘建和;中国股市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王伟;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土与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5 崔春义;桩—筏基础共同作用体系的时间效应数值分析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玉岐;考虑渗流影响的基坑工程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何海健;地铁洞桩法施工对邻近桥桩的影响与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程海根;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贾云峰;径向渡越时间振荡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10 赵晶;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时间效应及其内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光仔;时间效应对土体小应变动力特性影响及其细观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翟中伟;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及时间效应实证研究(1996年—2003年)[D];广西大学;2004年
3 徐浩峰;软土深基坑工程时间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刘春玲;单桩负摩阻力形成机理及其时间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吴渤昕;深基坑施工时间效应数值模拟及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6 何峰;岩石结构的蠕变稳定性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7 韩福才;软土地基上桩筏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时间效应[D];天津大学;2005年
8 徐美娟;考虑时间效应的复合桩基简化分析方法[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江立群;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吴明春;异氟醚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及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93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9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