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等收入群体培育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建议
[Abstract]:The "continued expansion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in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means that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should not only achieve the important goal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as the majority.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orm a development platform conducive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Combined with the cultivation, stability and expansion of the middle income group,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reform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hould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middle income group.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andard of deducting costs for salary income be linked to CPI and adjusted once a year; At the same time, the amount of mortgage loan of the first house and the repayment amount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 loan are listed as special deductions, to support the low-income group to transform to the middle income group as soon as possible, to reform the income tax system of labor compensation and manuscript pa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ystem of personal income tax on interest on savings deposits should be abolished and a high tax rate should be imposed on individual income of investment real estate.
【作者单位】: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分类号】:F812.42;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英;亚太3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黎;张国海;;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失信惩戒机制的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敬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中应遵循的原则初探——兼议泰国、新加坡等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08年09期
3 付霞;;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现象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3期
4 董展眉;;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以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为例[J];金融与经济;2009年10期
5 钟以彬;;高校助学贷款债权人主体多元化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2期
6 辜胜阻,李俊杰;助学贷款制度与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李林;李忠;;现状、原因及改革:研究生欠费问题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晓红;;我国高等教育学费问题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灿平;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华星;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叶长兵;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3 李真;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4 钟以彬;高校助学贷款债权人主体多元化构想[D];西南大学;2008年
5 王可楠;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妮;中职贫困生解困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穆璇镅;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运行状况的财务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霍永平;山西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震艺;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春景,朱科蓉;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华;姜方炳;;中等收入群体发展障碍何在?——关于浙江中等收入群体的调查与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0年09期
2 周晓虹;;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法则[J];学习与探索;2005年06期
3 陈慧;;中等收入群体和民主党派——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及六中全会《决定》后的一点思考[J];民主;2001年11期
4 朱土兴;;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路径[J];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5 孙居涛;正确认识所有制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传统“三位一体”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市场化取向改革突破口的选择[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屈小娥;从历史的比较中看我国分配制度的变革[J];商业研究;2000年08期
8 赵友宝,徐国宁;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是总需求不足的关键[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段溢波,舒国燕;试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张建兴;“谈话”精神指引苏州创出佳绩——“南方谈话”十年来苏州发展综述[J];江苏统计;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加革;张磊;王鑫;;推行科技项目招标 促进科技体制改革[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2 杨波;;全球化与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基于上海的案例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宋丙涛;;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的需求——论公共财政体系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查振祥;;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新突破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楠;孙元欣;;第七章 贫富差距、债务经济与国际金融危机——基于资产分布视角的探讨[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6 刘国军;;建设幸福广东视阈下实施和谐共享发展战略对策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徐佳宾;徐佳蓉;;案例1 韩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税收改革[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8 刘静娴;;M型社会下的市场定位[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柏春;;防止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挑战与应对[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晔;;河北省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高问题的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凰凤;浙江发布调查报告关注中等收入群体[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 记者 陈波;“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传达出强烈信号[N];重庆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任知寰;专家为中等收入群体安居支招[N];联合时报;2010年
4 陈和午 华夏认证中心研究院研究员;中等收入群体难以支撑扩大内需重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杨宜勇;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N];人民日报;2010年
6 符彦石;创造性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N];重庆日报;2011年
7 方金友 严方才 段贤来;安徽中等收入群体界定和状况[N];安徽日报;2005年
8 张南 罗光勇 王刚;中等收入群体现实地位与作用[N];安徽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任震宇 一文;消费者信心未能与消费意愿成正比[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程晖;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杰;劳动制度变迁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平;论我国电力产业的政府管制及其改革[D];吉林大学;2005年
2 洪莲;生产力标准思想在新苏南模式中的实践和探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朱生刚;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陈玉玉;从俄罗斯经济转型看改革与稳定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龚于;改革开放中的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6 郁s,
本文编号:2331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3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