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贸易网络关系及其结构变化
[Abstract]: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 of Twenty (G-20) reflects the transfer and evolution of the power center of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Group and the change of status are the focus of determining the fate of th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network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group, to study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its changing trend, and to find out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network integrity of the Group of Twenty (G-20) is being strengthened, the power between the new members and the old members tends to be balanced, and China is in an obvious core position in the network.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eek national interests by strengthening China's ability to negotiate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rough its own trade influen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北京和首尔城市网络结点关系研究”(2010004)
【分类号】:F116;F7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永琦;;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9年04期
2 汪云林;李丁;付允;;主要经济体间国际贸易的社会网络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3期
3 李因才;;结构变迁与治理制度的演化:从G7到G20[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04期
4 黄梅波;吕朝凤;;G20经济波动的同周期性研究——G20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3期
5 杨洁勉;;二十国集团的转型选择和发展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6 王国兴;成靖;;G20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J];国际展望;2010年03期
7 曹广伟;张霞;;G20机制的构建及其在后危机时代的角色定位[J];国际展望;2010年06期
8 张勤;李海勇;;入世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角色地位变化的实证研究——以社会网络分析为方法[J];财经研究;2012年10期
9 陈银飞;;2000-2009年世界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1期
10 赵瑾;;G20:新机制、新议题与中国的主张和行动[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杰进;;二十国集团的定位与机制建设[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3期
2 杨光华;李夏苗;蔡鉴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关系分析与实证[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3 武爱;;经济网络的自组织动力学——基于个体之间经济交易的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1年01期
4 朱杰进;;G20机制非正式性的起源[J];国际观察;2011年02期
5 刘宗义;;二十国集团的角色转型与法国戛纳峰会展望[J];国际观察;2011年02期
6 李巍;;IPE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1期
7 禹钟华;祁洞之;;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背景——兼论国际货币体系与资本全球化[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9期
8 刘宏松;;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基于WTO多哈回合谈判和G20进程的分析[J];国际展望;2012年05期
9 何淑兰;;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10期
10 张勤;李海勇;;入世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角色地位变化的实证研究——以社会网络分析为方法[J];财经研究;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范必;马志扬;;建立全球大宗能源资源市场稳定机制的构想[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范晓波;;2020的国际金融法:中国的作用和影响[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余博闻;;新兴大国与全球经济治理领导集团改革:变量和趋势[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张庆麟;刘天姿;;全球金融治理若干凸显问题综述[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5 孙伊然;;后危机时代中国南南合作的战略依托与选择[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世财;全球治理视野下的G20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刘潇;国际贸易复杂动态元网络模型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蕊;货币政策的以邻为壑效应与国际协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丁工;中等强国的崛起与中国外交布局的调整[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冯永琦;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杨耕;冷战后国际体系单极主导型权力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邹志强;G20成员沙特参加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曹亚斌;论全球性国家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10 李树凯;随机与切换动态复杂网络控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硕;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的意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雪春;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波;后危机时代G20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的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霞松;国际金融标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白阳;美国制度霸权的特点与中国和平发展的途径[D];外交学院;2010年
7 李祥辉;金融危机的产业衰退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8 姚磊;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9 汪晶;G20机制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星懿;国际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及其传导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9年07期
2 李晓;;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09年05期
3 张明;徐以升;;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J];当代亚太;2008年04期
4 汪云林;李丁;付允;;主要经济体间国际贸易的社会网络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3期
5 曹令军;从列席到加入——俄罗斯加入G7的若干思考[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4期
6 冯小兵;胡海波;汪小帆;;金融危机对贸易网拓扑结构影响的动态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1年01期
7 约翰.柯顿;朱杰进;;强化全球治理:八国集团、中国与海利根达姆进程[J];国际观察;2008年04期
8 庞中英;;1945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及其教训[J];国际观察;2011年02期
9 汪宁;;俄罗斯与G20:期望与现实[J];国际观察;2011年06期
10 徐明棋;;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布雷顿森林机构重塑[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严丽丹 袁蓉君;[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道云;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舒;宫玉萍;;三次峰会后看二十国集团的发展前景[J];当代世界;2009年11期
2 于海洋;;G20不是魔术师[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26期
3 陈素权;;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0年10期
4 岳连;;俄官员说俄在二十国集团内与中国合作密切[J];老同志之友;2013年18期
5 雷蒙;;二十国集团贸易和投资措施报告发布[J];WTO经济导刊;2009年10期
6 ;业界大事[J];中国金融家;2009年10期
7 ;二十国集团峰会提供1.1万亿美元应对金融危机[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9年02期
8 ;G20峰会世界关注“中国角色”[J];稀土信息;2010年07期
9 刘宗义;;二十国集团的角色转型与法国戛纳峰会展望[J];国际观察;2011年02期
10 李途;蒋凯;;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中的角色分析[J];前沿;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叶玉;;二十国集团峰会盘点:机制、议题与成员互动[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2 于津平;;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发展低碳经济应符合本国国情[A];2010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威华 徐涛;二十国集团呼吁共抵金融危机[N];中国贸易报;2008年
2 央讯;周小川出席金融稳定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N];上海金融报;2009年
3 记者 吴绮敏 马剑;胡锦涛访加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意义重大[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欧亚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 吴建民;重视G20这个新生事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记者 杜华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多伦多举行[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谭武军 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 驻韩国记者 莽九晨 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 驻美国记者 温宪 驻西班牙记者 丁大伟;国际舆论高度关注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N];人民日报;2010年
7 ;《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N];人民日报;2010年
8 ;《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年
9 谭焕新;从戛纳峰会看二十国集团变迁[N];学习时报;2011年
10 记者 吴绮敏 邢雪;胡锦涛主席即将对丹麦进行国事访问 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彤;二十国集团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2 张笛;二十国集团机制化进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白亮;二十国集团对国际秩序的变革[D];辽宁大学;2012年
4 陈小s,
本文编号:2511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1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