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劳动剩余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增长方式转变

发布时间:2019-09-12 01:51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要素投入而不是技术进步,一直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缺陷。但是,本文通过一个劳动无限供给的拉姆齐模型证明,当存在大量剩余劳动时,要素投入型增长方式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尽管剩余劳动充分就业后技术进步的确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超越资源禀赋条件的增长方式转变可能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还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并为制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提供启示。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110OCJL01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批准号:2008BJL003)等资助
【分类号】:F249.2;F1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延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人力资源开发[J];商业经济;2006年06期

2 范海燕;李洪山;;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对就业结构影响分析[J];学术交流;2007年09期

3 方建中;;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增长探索[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李洪娟;;秦皇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17期

5 蓝文永;;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低就业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喻汇;;经济增长及人力资本对广东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分析[J];价格月刊;2009年02期

7 江林;;浅析我国当前人口发展与就业的关系[J];现代商业;2010年23期

8 卢莉梅;;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探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11期

9 罗传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杭州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2011年03期

10 刘小兵;;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析及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尹庆双;;人力理论与经济发展模式[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2 陆晓禾;;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的“民工荒”问题——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反思[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曹阳;;就业压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渐进性[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4 赵振华;;实现高效率劳动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张明龙;韩瑾;;中国经济前沿再研究——城镇失业现状与治理[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6 唐晓兰;;海南省发展循环经济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成辉;;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人才资源开发[A];新世纪人才战略研究——黑龙江省人才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孙照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引进国外智力[A];引进国外智力研究论文选编(2007年—2009年)——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晓青;宁波多层次吸纳海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邓光发;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充分就业[N];四川政协报;2006年

3 王少男;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下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4 张宗和;怎样让工资赶上GDP[N];中国财经报;2008年

5 关力;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论坛召开[N];工人日报;2007年

6 葛如江 马姝瑞;中西部“民工荒”挑战发展模式[N];西部时报;2007年

7 朱啸波;就业增长也要追赶GDP步伐[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程连升;“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研究述评[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建斌 孟民;用工荒 不差人,只差钱![N];宝鸡日报;2010年

10 FN记者  庞东梅;直面就业:难与不难的方方面面[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夏德孝;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佟雪铭;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章海鸥;江西工业化进程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4 刘艳;中国转型期失业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5 张得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邝小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曹建云;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郭英;人力资本影响FDI技术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东升;广东经济增长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2 郑静;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3 陈莹莹;中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奇泽;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5 涂成玉;人力资本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林宁;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8年

7 艾海功;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路径选择[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许娟;新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9 刘芬;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曾益红;人力资本对湖南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4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34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f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