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城乡差距与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5 21:00
【摘要】:本文以城乡统筹改革为切入点,以全国31省市及成都市最新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结合城乡统筹改革前后对城乡差距是否缩小以及城乡差距对经济增长的敏感性的变化为主线,充分运用计量方法,并结合经济学理论加以分析。其中分析了自城乡统筹以来经济增长的变化,城乡差距的变化以及城乡差距对经济作用的变化;如果说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差距扩大再所难免,因为在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的模型中,我国仍处于倒U曲线的左边而没有达到拐点,那么再分析重庆市和成都市自实施城乡统筹改革以来,对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是否显著,是否使得城乡统筹改革产生了较大的政策效应,是否使得以他们为改革试验点的大西南片区以及西部片区产生了有效的政策“溢出效应”,即经济是否得到显著增长以及城乡差距是否得到有效抑制,是否符合党中央实施城乡统筹改革的战略意图。最后,全面评估“成渝”城乡统筹政策效果,并系统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和具体的政策措施。总之,本文较好的利用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将实证分析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为当前城乡统筹改革的实施效果作了经验上和理论上较全面的阐述,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程的统计评价研究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也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 其中,第一部分为引言。本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及文献综述部分。本部分分为四个小节分别回顾和梳理了现有研究中有关城乡统筹、城乡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第三部分为本文的模型、指标、数据及说明部分。为了分析城乡统筹、城乡差距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建立了多个模型,并分析了所选模型的理由。第四部分为本文的计量分析与实证检验部分。在该部分,本文结合中国31个省市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具体分析了城乡统筹、城乡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在该部分,对本文的整个研究进行相应的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系统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的战略布局和具体的政策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4.7;F124.1;F320;F224
本文编号:2561471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4.7;F124.1;F3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张晓华;;服务业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2 甘强;王骏;;重庆缩小三个差距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龙翠红;洪银兴;;收入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10年06期
4 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能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吗?[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4期
5 郝玉柱;;基于库兹涅茨假说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走向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12期
6 刘树成;;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1年07期
7 鲁元平;王韬;;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1年04期
8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9 刘瑞翔;安同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10 罗楚亮;;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J];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2561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6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