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中城镇居民受益均衡性的经验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汪崇金;许建标;;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受益,孰多孰寡?——基于“服务成本方法”的受益归宿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2 张全红;;出口贸易对我国城镇贫困的影响——基于1985—2005年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3 刘穷志;;公共支出归宿: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落实到贫困人口手中了吗?[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4 周华;;益贫式增长的定义、度量与策略研究——文献回顾[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5 汪三贵;;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6 李松龄;李利;;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J];湖湘论坛;2013年03期
7 刘畅;;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对实现有利于穷人增长的影响——基于PEGR指标的实证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02期
8 卢现祥;徐俊武;;公共政策、减贫与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基于1995~2006年中国各省转移支付的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积勇;安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差异分析与政策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毛文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3 杨国鹏;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状况及其制度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康晓光;关于西部开发的若干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7 陈良q,鞠高升;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8 周金燕;钟宇平;;教育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变迁的作用:1991~2006[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9 孟大虎;不确定环境中的抉择:从专业选择到职位决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孙百才;;经济增长、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两个“倒U”假说的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春奎;刘宁雯;;转型期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归宿研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人伟;;福利国家的转型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3 滕张鑫;;以包容性增长消减中国社会排斥[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炜;;从成本分担走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财政:1996-2004[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曲兆鹏;赵忠;;“未富先老”的不平等效应——老龄化对我国农村消费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邬沧萍;王琳;;聚焦中国农村老年人贫困化问题[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李万明;杨强;曹之然;;公平与和谐理念下的新疆边境贫困县(团)发展问题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郭熙保;;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从库兹涅茨假说谈起[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10 贺振华;;相对收入、政治决策与经济增长——一个关于社会选择的政治经济模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周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易爱军;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湖南农民区域收入差距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戴薇;收入差距的成因以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胡黠;中国货币政策的收入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戎天美;我国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何长华;江西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偏;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汤群群;我国低收入阶层财税援助政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徐颖珊;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底线均等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海仪;家庭经济收入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静茹;西方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洪,马国贤,赵海利;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2 冯星光;张晓静;;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规模变动相关性研究——来自北京市城市居民的经验数据[J];财经研究;2006年04期
3 朱玲;西藏农牧区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与减少贫困[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4 张莹;万广华;;我国城市贫困地区差异之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5 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率的重新估计[J];经济学动态;2004年04期
6 林伯强;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7 胡祖光;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及其简易计算公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8 林伯强;中国的政府公共支出与减贫政策[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9 万广华;张茵;;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10 景天魁;;大力推进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J];理论前沿;2007年1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健;收入增长五成居民有信心[J];市场观察;2000年10期
2 沈国权;可喜的突破──1993年江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创新记录[J];江苏统计;1994年06期
3 李长安;;收入增长超过房价上涨之后[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3期
4 聂书岭;乌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增长[J];中亚信息;2005年10期
5 方竹兰;;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J];学术月刊;2006年06期
6 李艳丽;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因素的分析[J];内蒙古统计;2000年02期
7 叶福生;湖北城镇居民收入的着力点[J];统计与决策;2002年07期
8 吴先满;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对策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陈灿平;刘梅;张国峰;;居民收入增长、金融资产发展与国内旅游消费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10 王德文 ,蔡f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其差距[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3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钟涛;;收入增长及加大消费对我省经济的影响[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2 方竹兰;;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叶明华;;收入增长、通货膨胀与中国商业保险需求:1980-2008[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志武;;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报告”之四 改革三十周年的回顾与反思[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5 邱志忠;;运用科学发展观 指导富民强省[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海平;吴秋t,
本文编号:2562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6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