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14:32
【摘要】:甘肃省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不仅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的任务,还面临着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甘肃省必须要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甘肃省循环经济规划获国家批准,在推进循环经济实施的过程中具有政策优势。基于此,本文以甘肃省作为研究对象,来探寻促使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找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更好的把握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促进循环经济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文中首先对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阐述与界定,总结归纳了衡量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指标,定量的分析了近年来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指出了目前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其次,着重阐述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主体和动力因素,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已有数据合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系统动力学方程并设置了相关参数;再次,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模拟仿真,还进行了政策模拟仿真,在改变相关变量取值的情况下,得出了通过采取加大处罚、增加科技投入、扩大宣传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手段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结合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和模拟仿真的结果,分别从利益驱动,政府政策的约束促进,技术进步的推动,公众的积极参与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的基本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F20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解龙;;大力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发展——兼评《区域循环经济探析》一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于耀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9期

3 励奎铭;;循环经济:为宁波生态市建设“领航”[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1期

4 ;河北省启动3255循环经济示范工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6期

5 ;发展循环经济——甘肃要做全国示范[J];党的建设;2010年02期

6 马钧;;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甘肃走在循环经济的路上[J];科技与企业;2010年07期

7 ;河北省启动“3255”循环经济示范工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6期

8 ;循环经济有望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协调发展[J];财经界;2011年07期

9 张宇;;我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困境及破解思路[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7期

10 张厚美;;循环经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广元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环境教育;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会泉;关雪;包炜军;柳海涛;张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低碳排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刘艳华;;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李伟;苏向前;李连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绿色鹤煤[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陈瑞宝;侯风英;;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研究与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刘晖;;钢铁工业运用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7 张扬;胡秀英;欧阳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形态问题研究——湖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刘洪新;冯舫女;;加快构建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郝树华;;走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之路[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又好又快建设生态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东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N];安徽日报;2005年

2 姚中华;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N];安徽日报;2005年

3 李铁军;循环经济不能一蹴而就[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4 王海鹰;“循环经济”激活山东[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5 原正军;循环经济如何“循环”起来[N];中国财经报;2005年

6 史韶华;“循环经济”呼之欲出[N];中国电力报;2004年

7 孙向方;电力结构调整 循环经济是良方[N];中国电力报;2005年

8 冯之浚;循环经济的中国路径[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9 特约记者 许晓青;专家呼吁为“循环经济”立法[N];中国改革报;2003年

10 新华;循环经济首先必须“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5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永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黄炯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张龙香;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淑杰;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银涛;甘肃省风电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郭安斌;延边地区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0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0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e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