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06:03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在历经30余年的高速增长后,也开始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表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甚至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障碍。基于这种考虑,我国先后提出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至目前为止,我国非但未能实现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传统经济形态甚至还在部分领域呈现进一步泛滥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总方向。 论文在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从GDP构成、三次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创新等方面入手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描述,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并基于“三大转变”建立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体系,还进一步从功能、结构、创新及体制等角度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进一步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关键点,进而指导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论文重点选取了美国、日本、韩国及国内的东莞、鄂尔多斯等国家和地区,对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得出一系列较有价值的启示。 为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状态及发展趋势有更深层次的把握,论文依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核心内容初步设计了一套以经济增长、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创新、城乡结构、人本保障、资源环境为主体指标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引入熵值法、组合赋权的模糊分析法等计量方法从纵横两个截面、主客观两种维度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综合量化评价。 论文最后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在系统评价与借鉴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与总体策略,并分别从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7个方面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图文】:
图1.12007一2009年我国季度GDP增长率变化情况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总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如时期进一步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我国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引入科学量化的分析方法对其面、合理的评价,可以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的制定提供可行性参而有利于国家经济有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实现。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作为今后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将对我国未来的设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在根本上制约经济,并导致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只有依托与时代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真正走上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本文研究的目的便在于,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进行描述,深度分析
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和状态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最后给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策略。论文总体思路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3.2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分析。从根本上讲,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并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走向。通过对支出法GDP构成、三次产业结构及科技进步和创新等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构成状况进行系统描述,明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及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可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内容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现实基础和量化依据。2、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体系与障碍分析。广义上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几乎涵盖了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现阶段而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即为“三大转变”,通过构建以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要素结构为核心成分的内容体系,并对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可以更精确的把握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从功能、结构、创新、体制等角度对其制约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3、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分析。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4
本文编号:2648209
【图文】:
图1.12007一2009年我国季度GDP增长率变化情况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总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如时期进一步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我国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引入科学量化的分析方法对其面、合理的评价,可以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的制定提供可行性参而有利于国家经济有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实现。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作为今后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将对我国未来的设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在根本上制约经济,并导致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只有依托与时代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真正走上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本文研究的目的便在于,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进行描述,深度分析
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和状态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最后给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策略。论文总体思路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3.2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分析。从根本上讲,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并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走向。通过对支出法GDP构成、三次产业结构及科技进步和创新等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构成状况进行系统描述,明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及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可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内容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现实基础和量化依据。2、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体系与障碍分析。广义上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几乎涵盖了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现阶段而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即为“三大转变”,通过构建以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要素结构为核心成分的内容体系,并对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可以更精确的把握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从功能、结构、创新、体制等角度对其制约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3、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分析。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皓瑜;;经济发展理论与国家经济角色的转变——以90年代巴西为例浅析结构主义与新结构主义[J];拉丁美洲研究;2006年06期
2 张秉云;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4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5 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6 景跃军;美国、日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较及启示[J];人口学刊;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云;产业结构优化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 姜沙沙;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高级化[D];西北大学;2008年
3 郑康;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韩立鑫;制度与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5 刘淑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48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