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视角下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8:09
【摘要】: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力达到空前水平,这使其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这个星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生态恶化引发的各种问题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也是全国范围存在的普遍问题。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省内大部分区域处于黄土高原之上,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受区域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恶化更加严重。甘肃省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如何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尽可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是未来长期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分析研究了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结合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采用Shift-Share Method区域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目前甘肃省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而结合存在问题,指出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图文】:
1989,,Vol.3:152一153为了更加直观的显示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劳动力标准结构,将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做了分析图。见图3.2。图3.2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劳动力标准结构图从图3.2可以直观看到,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一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而第二、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逐渐增加。③相对劳动生产率标准结构通过相对劳动生产率结构来观察产业结构高度化,虽然不如利用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普遍,但也常被一些学者用来与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结合使用。一般来说,农业作为传统产业部门,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劳动生产率通常都比较低,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会呈现出逐渐缩小差别的趋势。为此,可以用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
000-2010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F205;F224
【图文】:
1989,,Vol.3:152一153为了更加直观的显示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劳动力标准结构,将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做了分析图。见图3.2。图3.2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劳动力标准结构图从图3.2可以直观看到,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一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而第二、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逐渐增加。③相对劳动生产率标准结构通过相对劳动生产率结构来观察产业结构高度化,虽然不如利用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普遍,但也常被一些学者用来与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结合使用。一般来说,农业作为传统产业部门,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劳动生产率通常都比较低,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会呈现出逐渐缩小差别的趋势。为此,可以用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
000-2010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F20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昊舟;吴开;;循环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调整[J];科技与管理;2013年05期
2 薛t
本文编号:2648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