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5:33
【摘要】:20世纪后期,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特征,以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幅提高,企业之间的沟通更便捷,社会分工更进一步深入到各个行业。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合作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各国经济增长,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全球分工也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分工发展,产品链条向全球扩展,利益链条在全球分离,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现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之一。 本文立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背景,对全球价值链分工进行研究。指出现代价值链分工是以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为基础,以技术进步,运输、信息传递成本大幅降低,制度更加开放为条件的新的国际分工形式。这种分工的协调主要有产业集群协调、模块化协调、标准化协调、外包和网络化协调的方式,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向附加值高、具有垄断特性的价值链高端倾斜,其影响利益分配的主要控制因素有资源、技术和能力。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生产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强大的竞争优势,获得超额利润。 本文认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获得的利益,是充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促进了经济总量增长,但也面临着被锁定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陷阱,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面临的困境。通过文章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当前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低端水平,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支持、经济制度的自由程度等方面与世界经济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基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实证分析,提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培养大型企业集团;有效吸引国外投资,转化国际先进技术;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优化配套服务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1.3;F224
本文编号:2649622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1.3;F2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军;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我国贸易利益分配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2 姚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9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