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江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21:50
【摘要】:低碳经济是江西省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战略方针,但近年来,江西省能源缺口逐渐加大,经济发展落后于沿海地区,且面临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平衡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为基础,运用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首先分析江西省存在的各种碳源资源和碳汇资源,建立江西省碳排放系统,综合能源碳排放、工业碳排放、土地利用产生的碳排放、森林碳汇和湿地碳汇等分析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其次,从时间维度和空间格局分析江西省经济发展趋势,确定经济发展阶段。最后,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时间维度上分析江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并利用协整分析、因果检验从面板数据分析各市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及空间差异特征。 通过实证研究可知:(1)近年来,江西省碳排放呈递增趋势,各地碳排放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能源碳排放贡献率最大,工业碳排放比重逐步加大。(2)从1995~2009年,江西省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4.5%,但增长不稳定;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但整体上持续稳定增长。(3)全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受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影响,使两者长期相关且呈倒”N”型关系,但短期内并不相关;各市由于工业碳排放与工业生产处于不平衡状态,使多数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倒“N”型关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在各种碳减排约束下提出江西省经济发展路径。
【图文】:

二氧化碳排放量,江西省


图2.1:江西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图2一1可知,1995一2009年江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8%,,2009年江西省碳排放量为1995.43倍,达到14490万吨。以2001年为分界点,1995一2001年,江西省二排放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年平均排放量为5685.27万吨,年均增长1.9%,同期人均GDP和能源强度增长率分别为10.6%和一6%。但从2,随着江西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一次能源消费迅速增长,带动了碳排断上涨,2002年江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为n.6%,约为2000年碳长率的3倍。此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维持较高水平,2002一2009年,二氧化碳年均增长率为16.3%,高于同期人均GDP和能源效率的增长可知江西省各地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如下表:表2.3各市区工业中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南南南昌市市景德镇镇萍乡乡九江江新余余鹰潭潭赣州州吉安安宜春春抚州州

碳排放量,江西省,工业,水泥生产


q=ql十几 :=0.1548t (2.6)则根据江西省历年钢铁生产和水泥生产量可得江西省工业生产中碳排放量如图2.2所示: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O抽抽勃妇J霭傲姗诺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落落~~~嗡;通育汤一!骊:一』l』一翻、蒲、疆 1___爹、、沮一 lllll绷 lllll尹尹尹尹尹护护尹护护沪沪护尹尹巨要画钢铁生产(万吨).翩翻水泥生产(万吨)工业生产碳排放量图2.2江西省工业相关碳排放量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05;F1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胡振鹏;葛刚;刘成林;陈伏生;李述;;鄱阳湖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及湖水位对其影响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3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4 耿元波,董云社,孟维奇;陆地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5 杨晓东,张玲;钢铁工业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J];钢铁;2003年07期

6 王琛;;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管理观察;2009年09期

7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8 刘利;广东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9 韩娟;赵晨;汪牡丹;张坚强;傅国华;熊春荣;;我国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减排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邱世明,顾培亮,郝海;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的变化与控制分析[J];煤炭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文菊;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碳蓄积与碳循环模拟[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景华;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长彬;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运功;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思源;重庆市二氧化碳排放基准初步测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曹付强;试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3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53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