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要素分配份额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8 05:49
【摘要】:技术进步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在技术进步的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技术的进步不仅指生产工艺的创新和生产设备的改善,还体现为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技术的进步并非中性,而是会偏向某一要素,也就是说如果提高某种要素的供给,产出增长的同时,技术的进步会提高这一要素的边际产出。然而就目前的文献来看,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中国,人们往往过于注意技术进步本身,却忽略了它的偏向性。我们可以对技术进步偏向性作如下定义:如果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某种要素的相对边际产出,则称技术进步具备偏向性,偏向于这种要素。进一步有技术进步的弱绝对偏向性和强绝对偏向性:相对丰富的要素提供可以导致偏向该要素的技术进步,,并提高该要素的相对边际产出,这种技术进步称为弱绝对偏向技术进步;而当偏向性足够强时,相对丰富的要素提供可以导致偏向该要素的技术进步,提高该要素的相对边际产出,并使该要素的相对需求曲线呈现向上倾斜的形状。本文在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构建并计算各省、各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技术进步弱偏向性指数。通过计算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各省、各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均值均为正,即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大体偏向于资本;同时技术进步的弱偏向性存在,并体现出与技术进步偏向性水平高度一致的变化趋势。 在典型的生产函数形式中,资本和劳动是两种重要的要素投入。曾经颇受推崇的“Kaldor事实”主张资本和劳动的分配份额保持恒定不变,Cobb-Douglas生产函数就是对“Kaldor事实”的一个简单验证。然而事实未必如此,已经有多位学者证实,西方国家的资本分配份额正在上升,“Kaldor事实”已经受到质疑。中国的要素分配份额演变过程也有类似的特征,究其原因,除了宏观政策如产业调整等因素,技术进步的偏向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度量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技术进步偏向性之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要素分配份额的演变过程和变化成因、为目前要素分配份额变化趋势违背“Kaldor事实”给出来自中国的解释,是本文的另一项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建立要素分配份额变动模型,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方法估计要素分配份额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资本与劳动的相对分配份额增长可以显著增加下一期的资本分配,并使技术进步更偏向资本;国际贸易影响显著,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通过影响技术选择,使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并对资本分配份额提高有一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使技术进步更偏向劳动,也对劳动分配份额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资本深化对资本与劳动的相对分配份额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拉动效应,人均资本投入表现出上升趋势,在技术进步上的表现是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124.3
本文编号:2654225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124.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晓丹;河南省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54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5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