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城市产业特征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9:00

  本文关键词:城市产业特征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集聚经济的外部性理论和能源消耗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2005-2012年12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创新性地从城市整体及城市规模的视角就城市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特征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细化到能源消耗的不同分位点处来分析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首先,本文对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进行了综述和概括。理论部分首先分别阐述了城镇化、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重要文献,介绍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然后阐述了产业集聚理论和能源消耗理论的基本概念。最后介绍了城市产业特征(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能源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其次,根据相关理论构建模型,并根据模型准备数据。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各有其特点,我们发现目前来说普通面板回归模型的理论和计量分析均已比较成熟,但是前者只能度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平均影响”,没有考虑在不同能源效率水平下,各个变量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强度和方向的差异,以往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同时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由于城市数据不易获得,本文通过查询城市统计年鉴及各省份的统计年鉴,仅得到全国122个地级市的完整数据用于分析。然后,根据建立的模型和搜集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城市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指数的测度方法主要参考了Gilles Duranton and Diego Puga提出的相关指数。依据该方法,利用我国122个城市2005-2012年的从业人员数据对专业化程度和多样化程度进行了测算。其次,根据整体面板数据的异质性和Hausman检验结果,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城市产业专业化对能源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并且产业多样化也对能源效率也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但两者的显著性和系数绝对值存在差异。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来说,城市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对中、小城市来说,产业专业化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多样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大城市中,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均产生推动作用;与大城市的结果类似,在特大城市中,两者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均是正向的,并且都是显著的。最后,建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得出在能源消耗的不同分位点处,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的结论。最后,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如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规划。上述结论将为我国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调整和我国城市能源效率的提高提供丰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专业化 产业多样化 面板分位数回归 单位GDP能耗 城市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1.3;F206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15
  • 一、城镇化与能源效率12-13
  • 二、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13-15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7
  • 一、研究思路15-16
  • 二、研究方法16-17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17-19
  • 一、研究内容17-18
  • 二、框架图18-19
  • 第五节 研究目标及可能的创新点19-20
  • 一、研究目标19
  • 二、可能的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理论机制20-30
  • 第—节 理论基础20-23
  • 一、产业集聚理论20-21
  • 二、能源消耗理论21-23
  • 第二节 影响机制23-30
  • 一、产业特征影响能源效率的总体影响机制23-24
  • 二、产业特征对能源效率的直接影响机制24-27
  • 三、产业特征对能源效率的间接影响机制27-30
  • 第三章 模型构建及数据准备30-36
  • 第一节 模型构建30-33
  • 一、模型选择30-31
  • 二、变量选取31-33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处理33-36
  •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36-54
  • 第一节 城市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指数的测度36-39
  • 一、专业化指数衡量37
  • 二、多样化指数衡量37-39
  • 第二节 普通面板数据回归模型39-48
  • 一、面板数据模型介绍39-40
  • 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40
  • 三、模型选择40-41
  • 四、整体样本和分城市规模结果分析41-48
  • 第三节 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48-52
  • 一、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选择48
  • 二、面板数据总体样本的分位数回归结果及分析48-52
  • 第四节 面板分位数回归与面板数据回归比较52-54
  • 一、不同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的差异分析52
  • 二、相同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的变动分析52-54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54-57
  • 第一节 主要结论54-55
  • 第二节 相关对策55-56
  • 第三节 未来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林;;节能的有效途径:提高能源效率[J];环境经济;2006年06期

2 刘则渊;徐国泉;;关于中国能源效率革命的构想[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3 ;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J];上海节能;2007年03期

4 孙鸿年;;企业能量平衡——通向强化能源效率的必由之路[J];宁波节能;2007年01期

5 张珍花;王鹏;;中国一次能源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年22期

6 郑畅;;长江流域七省二市能源效率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24期

7 师博;张良悦;;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8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研究发展及趋势:一个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邵枫伟;;我国能源效率问题及对策建议[J];管理观察;2009年11期

10 江皓;;基于面板模型的跨国能源效率分析[J];中国能源;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物理能源效率[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2 叶甜;张宏武;;中国各省区能源效率比较及变化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荣斌;乔敏;;能源效率对节能降耗影响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新春;;中国浮法玻璃行业能源效率初步调查报告[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舒;;能源效率标准的市场准入发展趋势分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娅;;中国能源效率、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坤民;;低碳经济与提高能效[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焕斌;南非将出台能源效率战略[N];科技日报;2004年

2 王英斌;英国公布能源效率战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记者陈特安;加颁发能源效率奖[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黄勇;“亚洲工业能源效率指南”发布[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楚新 编译;德国企业每年提高能源效率3%[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凌林;提高能源效率需三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罗佐县;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性思考[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崔茉邋周晓倩;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罗伯特·艾尔斯 本杰明·瓦尔;提升能源效率就是为经济引擎加油[N];中国商报;2009年

10 孟华;发达国家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值得借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张清华;中国区域工业能源效率时空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8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产业特征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8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5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