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关联性探究及案例分析
本文关键词: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关联性探究及案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次贷危机之后,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回升持续至今并且基本收复危机前的点位。而上证A股指数的回升却仅持续了不到一年并且随即出现了漫长的下跌,目前的点位不足危机前的二分之一。而且,中国股市的疲软走势使得股指已经回荡到十年前的点位,市场信心空前不足。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次贷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国的经济,但在实体经济方面,GDP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7%左右,可同时期中国股市的表现却仅仅优于深陷欧债危机的希腊,连续几年位列全球股市走势的末段。而作为中国股市缩影——银行板块,在近八年里也体现出了与中国经济类似的状态,即基本面一路向好,但股价走势疲软,一改2007年带领指数屡创新高的领头羊气质。从外围消息面看,尽管银行股从市盈率、市净率、每股收益等指标来看,可以说是异常优秀,但时刻缠绕着中国银行的种种不利预期也着实阻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2010年开始,欧债危机的隐忧、美债危机的阴影、影子银行的风险、地方债务平台的负担、关于银行垄断乱收费的指责等等众多负面信息无疑逐步稀释着银行板块的基本面优势。反观美国,以苹果为例,其股价的屡创新高市值一度冠绝美股。但随着乔布斯的去世,苹果股价与市值开始走下神坛。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司股价背后,基本面固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投资者的预期以及市场的有效性无疑影响着股价走势,进而传导到宏观经济。笔者综合其中的合理成分,并同时根据股市发展中的现实对上述观点中的个别观点进行了修正。根据我国股市的特征,市场的弱有效性以及股票市场受经济增长波动变化的压力,将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变化,故将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卖视为一种“奢侈品消费”,进而将莫迪利亚尼的永久收入理论运用到分析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的行为。所以本文的创新点是对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表现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表现方面研究,并不再单纯从投资理论出发,而是加上了作用机制和路径的思考。此外,中国股票市场本身还很年轻,从1990年至今不过二十多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股市自身的不足暴露得也越来越明显。以至于使得一些极具潜力、发展迅速、代表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新兴企业、高科技企业不得不远走他乡,赴大陆以外的股票市场融资。其中赴美上市渐成新兴企业主要潮流,因而本文选取了与大陆股市联系颇密的美国股市作为重要参考。其中所引用的数据,有关中国股市的部分主要从同花顺金融服务网数据库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取得,并由本人整理绘制;而有关美国的部分则主要依据同花顺金融服务网公布的数据,同样由本人整理绘制。关于论文第三部分的具体案例分析,则主要采用2013至2014年问,中国权威证券类媒体(《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上公开发表的最新、最权威案例。在实证方面,本人选取2000年——2014年上证指数,CPI以及经济发展增长率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并建立VAR模型,从数据的角度对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以及股市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了证明。模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理论意义,说明了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的弱有效性使得这种联动性较弱,模型中的滞后项也代表了预期在股票市场中的作用。同时在最后引入实体经济中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两家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了股票市场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联性。中国股市的市场表现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看上去似乎是背离的,但从消费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股市的具体制度和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现象背后的合理性。虽然我国市场处于有效性较弱的阶段,但股票市场仍然与实体经济的增长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这一现象并没有反映出市场的无能,相反,恰恰能够部分体现出了市场机制的内在合理性,从而使有关当局能够在坚持贯彻中国股市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的同时加强股票市场的建设,提高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率。
【关键词】:股票市场 实体经济 联动效应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F124.1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1 绪论12-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4
- 1.2 文献综述14-15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待解决的问题15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15-17
- 2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联动性理论分析17-25
- 2.1 预期影响股票个人“消费”17-21
- 2.1.1 财富效应17-20
- 2.1.2 生命周期理论20-21
- 2.2 机构投资者的CPPI战略性投资方式分析21-23
- 2.3 股票市场与经济的正向关联性23-25
- 3 后危机时代中美股市与经济发展状况概述25-35
- 3.1 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与道琼斯指数25-27
- 3.2 次贷危机后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27
- 3.2.1 快速下跌阶段(2007.10——2009.1)27
- 3.2.2 持久回升阶段(2009.1——2012.9)27
- 3.3 次贷危机后中国GDP与上证A股的走势分析27-32
- 3.3.1 快速下跌阶段(2007.10——2008.11)28-30
- 3.3.2 快速回升阶段(2008.11——2009.10)30
- 3.3.3 缓慢下行阶段(2009.11至今)30-32
- 3.4 中美股市走势的比较及启示32-33
- 3.5 中国股市疲软的主要因素剖析33-35
- 4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联动性作用机制分析35-43
- 4.1 中美两国救市政策对比分析35-36
- 4.2 关联性作用机制分析36-43
- 5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联动性实证研究43-52
- 5.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选取43
- 5.1.1 选取变量43
- 5.1.2 选取数据43
- 5.2 模型建立43-51
- 5.2.1 单位根检验43-44
- 5.2.2 协整检验44-45
- 5.2.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45-50
- 5.2.4 格兰杰因果检验50-51
- 5.3 模型结果51-52
- 6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案例分析52-55
- 6.1 新兴重工业发展之路52-53
- 6.2 迅速崛起的绿色生物帝国53-54
- 6.3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案例总结54-55
- 7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55-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60
- 附件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慧;建立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协调运行机制[J];财政研究;2000年11期
2 古小松;新股市,新股票,新开张 去越南炒股?[J];东南亚纵横;2000年09期
3 朱世宏;我国股票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J];经济学家;2000年04期
4 刘彦春;关于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有关问题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5 袁东;论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与股票市场机制的有效性[J];东南学术;2000年04期
6 杜扶昌,张俊领;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股票市场[J];决策探索;2000年03期
7 张佳;实现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J];当代经济;2001年09期
8 林振宇;略论十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五大问题[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白莹;;略论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管理[J];河北金融;2001年12期
10 王玉平;我国发展股票市场的最佳策略是“适度”而不是“大力”[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长德;;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周丽辉;;转轨期中国股票市场制度设计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玉梅;闫相斌;胡洋;;在线股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勇;叶瑞红;;我国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文举;刘硕;;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共谋违规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与动态仿真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6 陆蓉;徐龙炳;;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2期(总第10期)[C];2004年
7 廖士光;;中国股票市场流通性价值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8 杨淑慧;;股票的价值——透过表象看本质[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第十五章 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10 郭多祚;徐占东;;第三十八章 中国股票市场β和收益关系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倍生;股民需要全新的预测方法[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聂莹;车市平淡是受股市影响?[N];贵阳日报;2007年
3 凌志军;1992:惊心动魄的“证券大集”[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徐立凡;当前稳定股票市场的着力点在哪里[N];华夏时报;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文盲母亲带出来的股票投资高手[N];证券时报;2011年
6 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 韩贤旺;股票与狗:股票投资那些事儿[N];上海证券报;2014年
7 记者 曾仁;股票投资之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万联证券 丁守军;买不买股票?[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郑秉文;股票·福利·经济制度[N];光明日报;2002年
10 冯冰 ;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资金博弈[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勋;政府调控股票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梅;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陆强;中国股票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费春成;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聂家福;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6 鲍未平;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收益之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谭峻;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彭枫;中国股票市场的系列政策效应[D];复旦大学;2008年
9 肖杰;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敏;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关联性探究及案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