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广州大都市区经济增长研究
【图文】:
根本性的转变。首先,物质资料的消费比重降低,而非物质资料的消费比重提升,人们从原来的以衣、食、住为主的生存消费,逐渐向以医疗、通信、教育为主的发展和享受性消费转变。图4一3中显示了2008年广州大都市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结构,食物消费支出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33.7%。其次,人们对各种高档的消费品,如住房、汽车的有效需求上升,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越来越体现生活的质量。自上世纪末以来广州大都市区城镇居民的发展性消费节节攀升,其中交通通信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这充分反映了信息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此外,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增长潜力也较大,这一消费支出在2008?
雌缪务犷、图4一 32005年广州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结构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年鉴2009))4习00一净一医疗保健一嫌‘交通通信~囊~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暇“侧抖尹尹尹尹口尹尹f必扩尹尹护沪图4一 41997一2008年广州城镇居民发展性消费趋势图数据来源:1998一2009年《广州统计年鉴》4.2.4信息化优化广州大都市区经济发展环境按照要素的构成性质,大都市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有软硬之分。所谓硬环境,是指由大都市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有形条件构筑而成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软环境是与硬环境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大都市区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非物质条件和无形条件构筑而成的人文环境,如公民素质、法律法规、信息交流等。经过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广州大都市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国内居十领先地位,通信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007年已高达2965万门(如图4一5)。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鹏;区域差距与区域信息化:一体化互动关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2 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J];城市规划;1986年03期
3 胡序威;对城市化研究中某些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4 阎小培,周素红;信息技术对城市职能的影响——兼论信息化下广州城市职能转变与城市发展政策应对[J];城市规划;2003年08期
5 谢守红;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2004年02期
6 项鼎;韩国汉城都市区的发展与问题[J];城市问题;2000年04期
7 郭丽娟;;我国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8 徐雨森,戴大双;软硬环境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张东彦;国民经济信息化及其推进[J];电子展望与决策;1996年01期
10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继云;中国信息化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刘菲菲;城市信息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许笑Z;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李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的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5 吴迎春;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杨宁宁;江苏省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江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9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9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