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东扩对欧盟经济政策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0:05
【摘要】:2004年,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加入欧盟,欧盟实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东扩 欧盟的东扩与欧盟的历次扩大都有所不同,一是入盟的新成员国数量较多,以前的扩大都是一次加入一、两个国家,最多时加入三个国家,而2004年的扩大一次就加入十个国家;二是新成员国发展水平较低,以前新入盟的国家也有欠发达国家,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均与欧盟原有成员国接近,但东扩所涉及的成员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三是新成员国的经济体制与原有成员国的经济体制有较大差距,新成员国大多为转轨国家,欧盟原有成员国都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些“异质”成员国的入盟必将给欧盟带来全面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中,本文选取了欧盟经济政策作为对象,研究东扩对这些经济政策的影响。欧盟经济政策是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关系着欧盟的深化与发展。在既有的研究中,不乏对具体经济政策的研究,但缺少对经济政策的整体性研究,而对经济政策的整体研究,需要进行理论的综合,并建立相应的分析框架。因此,本文在综合相关研究范式和理论流派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展开对经济政策的系统分析。围绕论文主题,本文重点进行了如下研究:(1)分析欧盟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在梳理各种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研究范式,建立分析框架;(2)具体分析东扩给欧盟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及造成影响的深层原因;(3)研究东扩后欧盟经济政策的变动与调整,总结政策演进的规律。 本文由绪论和六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探讨欧盟经济政策的主题和理论范式。欧盟经济政策内容丰富,在明确本文研究的核心政策后,本章从经济政策的制定目的入手,得出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两方面动机:效率提高和利益配置,进一步梳理各种理论工具,确定了分析政策效率的理论工具为国际经济学的一体化理论,分析利益配置的理论工具为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新政治经济学理论,最后确立本文的效率—利益分析框架。经济学注重效率分析,而政治经济学注重利益分析,因而研究范式也应是二元的,即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 第三章欧盟经济政策的形成与东扩的影响,本章首先回顾了欧盟经济一体化过程和经济政策的演进,然后分析了欧盟经济政策的经济效应,最后阐述了欧盟东扩的进程,概括分析了东扩对欧盟经济政策的影响。 从第四章到第六章开始展开分析东扩对欧盟几大主要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四章探讨欧盟东扩对共同市场政策及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欧盟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建立了共同市场,对内消除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了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欧盟的条约明确规定了货物、人员、服务与资本自由流动的内容,新成员国入盟后必须遵守这些政策规定,取消各种关税壁垒,加强海关合作,加入欧盟标准体系。因为这些政策具有效率功能,政策的实施可以实现资源的区域配置和福利提高。欧盟新老成员国的目标函数一致,在政策安排上并无歧义,只对个别商品和服务设置过渡期。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欧盟东扩意味着世界上第一大关税同盟的规则自动延伸到新成员国,欧盟贸易政策的重心向东转移,贸易政策要内化新成员国的利益诉求,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强。 第五章研究东扩对欧元和欧盟货币政策的影响。共同货币和货币政策是欧盟不同于其他一体化组织的主要特征,欧元的走势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系到一体化组织的深化。12个新成员国的入盟,必然对欧元及货币政策造成影响。为了保证欧元的稳定,欧盟规定新成员国不能马上加入欧元区,必须满足欧盟的标准后才能采用欧元。这样的政策安排,有利于欧盟的经济稳定。此外,新成员国的加入还影响到欧盟的单一货币政策,不仅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主体,而且由于新成员国的经济较为落后,使单一货币政策存在局部的失效,货币政策与成员国的财政政策的协调也面临困境。 第六章探讨东扩对欧盟财政预算政策的影响。欧盟通过一体化所获得的经济福利不一定被每个成员国和成员国的每个地区均等的分享,为了实现欧盟的整体增长,缩小经济差距,欧盟要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利益分配与调整。欧盟的财政预算政策、共同农业政策和结构政策的利益分配效果都比较明显,在东扩前,这些政策已经内化了原有成员国的利益诉求,东扩后,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需要重新安排以整合新成员国的利益诉求,由于新成员国的利益诉求与原有成员国并不一致,新老成员国之间出现较多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因此,这些政策整体变动较大。本章首先研究东扩对财政预算收入的影响,然后以共同农业政策和结构政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东扩对财政预算支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造成财政预算政策调整的深层原因。 第三部分即第七章主要探讨东扩对经济政策决策机制的影响。欧盟经济政策的决策机制最初是为六个成员国制定的,东扩后,随着成员国数量的增加,欧盟的决策机构越来越臃肿,政策的决策越来越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欧盟进行机构改革和机制改进。本章首先介绍了欧盟经济政策决策机构的组织设置、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因东扩引致的机构调整与变动,并分析决策机构变动给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其次,本章介绍了欧盟的原有的表决机制以及东扩造成的政策表决困境,探讨了欧盟为走出困境而进行的表决机制改革,并进一步分析了由此带来政策决策效率的提高。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经济政策涉及效率提高和利益配置两方面,对经济政策分析应是效率分析和利益分析的结合。效率增进的经济政策,在一体化组织的扩大中变化不大,因为新老成员国的目标函数一致;而利益分配效果明显的经济政策,因为成员国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新成员国的加入对政策影响较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军平;;利益分配、战略行动与集体选择的不确定性[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2 何剑;解读欧盟北约双扩原因[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贾文华;欧盟东扩研究述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6期

4 郭增麟;中东欧诸国为何追求加入欧盟?[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01期

5 关雪凌;王晓静;;斯洛文尼亚率先进入欧元区的进程、原因与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3期

6 戴为民;斯洛文尼亚的十年变迁[J];今日东欧中亚;1999年06期

7 冯绍雷;欧盟东扩与大国博弈[J];俄罗斯研究;2004年02期

8 曹宏苓;新千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J];国际观察;2001年01期

9 方雷;欧盟东扩与利益均衡[J];国际观察;2003年04期

10 徐之明,王正泉;欧盟东扩与俄罗斯——兼论欧俄“合作伙伴关系”[J];国际观察;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成亮;[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新华社记者 邵进;[N];国际金融报;2002年

3 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赵嘉政;[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文旭;论欧洲货币联盟及欧元[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阙澄宇;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3 刘超;欧盟东扩及其制度互动[D];外交学院;2003年

4 陈艳;欧洲治理与制度变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张广翠;欧盟区域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邹峻;欧盟地区政策研究:制度安排与政策工具[D];复旦大学;2007年

7 尹永波;欧盟东扩及其经济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朱晓军;欧盟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毅;2003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苏景楠;欧盟(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浅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00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00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