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图文】:
图4.12010长沙县三大产业比重与全国其他地区对比Fig4.lComParisonofthePereentageofPrimaryIndustry,SecondaryIndustryandTertiaryIndustrybetweenChangshaCountyandtheotherCountiesinChina2010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湖南省、巩义市、双流县、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公卜公报(201())囚]l50][,7}。地方财政收入低2010年,长沙县实现财政总收入75.1亿元,增长38.7%,较上年的增幅多了近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3亿元,增长41.5%;同年,财政支出为53亿元,长40%,财政缺口5.7亿元。赤字比例高达10%以上。入不敷出,严重影响了长县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致在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投不够,不能更好地实现预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一定的财政收入水平应该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全国其他的发县市比起来,长沙县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偏少。以四川省双流县和江苏身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友志;;序[J];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0年00期
2 陈文胜;;后记[J];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0年00期
3 李燕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十大战略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4 宋亚平;;“县域经济”到底是什么?[J];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0年00期
5 刘福新;甘雨;;对金融部门支持哈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J];黑龙江金融;2001年11期
6 高焕喜;;山东如何亮剑?[J];商周刊;2011年15期
7 曾平原;;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之路[J];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0年00期
8 辜胜阻;;以省直管县改革为契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J];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0年00期
9 关建勋;;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17期
10 习世超;郭芳芳;李泽熙;;陆良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景忠;;浅谈县域经济发展[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2 林正河;马希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滁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邹彦林;;构筑新型的县域经济发展体系[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方字慕;;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王玉江;徐斌;;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莫善余;;抢抓“贵广两路”机遇 加快三都发展——大通道经济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7 长春市财政局科研所预算处联合课题组;;摆脱县级财政困境 谋求县域经济发展[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8 王涛峰;张淑琴;;加快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9 周建强;;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玉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志林 通讯员 文良安 吕运涛;开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时代[N];湖南日报;2011年
2 记者 唐爱平;专家支招:县域经济发展要突出富民[N];湖南日报;2011年
3 记者 柳德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N];湖南日报;2007年
4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长沙县人民政府县长 杨懿文;长沙县:突出“两型社会”建设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建华 通讯员 郑应平;十强县市新鲜出炉 长沙四小龙仍居前四[N];湖南经济报;2006年
6 甘孝礼;突出特色 抢抓机遇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N];白银日报;2005年
7 房瑞;实现六个突破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N];赤峰日报;2005年
8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蒋新祺;努力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N];光明日报;2005年
9 刘福乾 王树文;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对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10 ;同心协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N];广西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家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张洪刚;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3 薄锡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王淼;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5 王立志;县域创业环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郑炎成;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卢建明;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管洪;县域政府负债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付学坤;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杨建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洁;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榆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钱静斐;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党玉峰;集贤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莉莉;鄂温克族自治旗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敏慧;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鹿刚;产业集群形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潘徐恩;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8 许奇峰;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王大鹏;近域城市之间的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长春;东北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服务职能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2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2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