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江苏沿海地区主导产业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06:41
【摘要】: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沿海地区,但是江苏省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也在沿海地区。江苏沿海没有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却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带的“洼地”,江苏沿海开发已经刻不容缓。主导产业有着很强的关联效应,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背景之下选择江苏沿海地区的主导产业,并对其进行布局,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布局为视角,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江苏沿海地区主导产业进行了研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和全国沿海城市及江苏省内城市各经济指标的对比,得出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协调、区内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引出对江苏沿海地区主导产业配置研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苏沿海的三个城市的现有产业进行分析,选择各个城市综合得分排名在前十位的产业;然后以选择出来的产业为基础,结合三个城市的经济现状、自然禀赋和发展方向最终确定出三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但是江苏沿海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层面,三个城市的定位也不同以往,在这样的新背景之下光是发展传统的主导产业是不够的,所以最后根据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个城市的新的定位,将选择出的主导产业与未来需要培育的产业组成一个整体,利用点——轴理论进行布局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南通市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机械运输设备制造业;盐城市主导产业为:纺织业、化工产业、电气设备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连云港市主导产业为:化工产业、新能源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根据江苏沿海地区的定位确定未来培育的主导产业为新能源产业和海洋产业。在“三极、一带、七节点”的整体布局框架之下对上述产业进行具体的布局研究。 在对江苏沿海主导产业配置研究之后,提出了江苏沿海主导产业配置的相关政策和建议,在新的背景之下进行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要注重规划、统筹发展、保护生态、发展循环经济和培养龙头企业形成集聚效应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睿;江苏沿海港口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J];水运管理;2004年06期

2 赵志凌;加快江苏沿海开发的思考——山东海洋经济考察与启示[J];港口经济;2005年06期

3 倪向荣;;把大丰港加快建成江苏沿海特色产业港[J];中国港口;2011年04期

4 江士荣;;建立和开发江苏沿海外向型经济带的构想[J];唯实;1988年05期

5 ;华电江苏连云港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正式启动[J];变压器;2009年06期

6 欧阳春雪 ,王海兵 ,林佳功;莫道“颡鱼”晚 “鱼”霞飞满天——人工繁养黄颡鱼游弋江苏沿海滩荡“小昂刺”将掀起水产新浪潮[J];渔业致富指南;2001年21期

7 凌申;;江苏沿海生态城市发展对策与机制创新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凌申;;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生态化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5期

9 赵峗;;江苏沿海布局三大港口群[J];大陆桥视野;2007年10期

10 张启勇;;论以沿海开发促南通区域发展[J];江海纵横;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苏沿海古代煮盐工具初探[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葛云健;张忍顺;于蓉;;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发展——盐城国家湿地公园的构想[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凌申;;论江苏沿海生态型小城镇建设平台之构建[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李安祥;李洪山;赵阳;;2003年江苏沿海农业区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及防治对策[A];病虫害防治绿皮书[C];2003年

5 李亚春;范德新;夏德深;;基于NOAA/AVHRR资料的江苏沿海潮间带遥感监测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阳春;;关于加强街道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吉荣龙;崔必波;黄志勇;费月跃;张春银;;江苏沿海盐碱地棉花栽培新技术初探[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吕希良;吕其岩;;江苏沿海港口开发的战略思考[A];中国航海学会1996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6年

9 王艳红;张忍顺;;数十年来江苏沿海相对海面变化[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殷云龙;於朝广;熊亮;周冬琴;;江苏沿海重盐土区生态环境特点与绿化植物引种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曹万卿 记者 孙铁军;我市开通“江苏沿海开发规划”网站[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侍文;拜会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黄海;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N];南通日报;2010年

4 李勇 赵新生 樊华;三大着力点强劲支撑江苏沿海开发[N];中国海洋报;2008年

5 张青红;八大举措推动江苏沿海开发[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郭影;共同推进江苏沿海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9年

7 周铁根;抢抓桥港时代新机遇 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农发行盐城市分行 叶重洋;策应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初步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陆峰;促进海洋事业发展 加快沿海开发进程[N];新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龚永泉 赵京安 申琳;长卷舒展向大海[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继承;边缘地区主导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斌;中国西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徐向红;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4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宏忠;江苏海岸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战略选择[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陈洪全;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垦区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可锋;黄河北归后江苏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过程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8年

8 赵冰;中国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机制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赵婉莹;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常理;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妍;江苏沿海地区主导产业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启勇;江苏沿海开发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孙慧丽;江苏沿海开发中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邱桔斐;江苏沿海风、浪特征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汤梅;江苏沿海开发中的产业选择与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乔磊;江苏沿海河口环境质量研究与生态风险评估[D];河海大学;2006年

7 刘海东;江苏沿海风电开发的可行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8 孙宝兵;明清时期江苏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与社会反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飞;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鑫;江苏沿海综合助航服务体系的架构设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9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29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f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