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07:23
【摘要】:产业政策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而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政策”的概念最早出自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的产业政策被世界公认为理论上最成熟,实践上最成功的案例,并被作为日本经济成功的秘诀介绍到全世界,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产业政策逐渐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采用,作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而推行的一个重要经济政策。因此,研究战后日本产业政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即一个导论,六个章节。导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理由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分析方法、论文的结构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有关产业政策的基本理论以及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简单概述,作为本文研究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发展演变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战后日本从1946年至今大约六十多年的产业政策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本文把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推行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经济复兴时期(1946—1960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60—1973年)、经济低速增长和调整时期(1973—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之后(1990至今)。在阐述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主要是以各个时期产业政策制定的背景或者依据、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评价等等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的。第六章实际上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是对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总体评价,指出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在对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政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的地方。 本文认为,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战后日本各阶段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是根据当时的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针对市场机制运行存在的缺陷,在选定不同时期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后,再利用政府对资源有选择的重点配置,通过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推动各时期主导产业的迅速发展,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产业政策尤其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和高速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与民间企业的成长壮大,也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政府干预手段的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影响力逐渐减弱,政府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从直接介入逐渐转入间接指导,以提供信息和培育市场环境为主要方式,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纵观日本战后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其积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日本产业结构政策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和产业结构的转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日本赶超型战略任务的胜利完成;日本产业组织政策在处理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上,在促进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以提高日本国际竞争力和协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保持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日本产业技术政策在促进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日本整体科技水平,为日本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日本产业政策在弥补和修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不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市场竞争活力的同时实行社会自觉干预提供了重要经验;日本产业政策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协调社会经济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安定,真正体现了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的最终目的。 然而,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也不免会出现“政府失灵和缺陷”,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推行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在经济追赶时期,一切为了发展和振兴经济,产业政策的弊端在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市场力量的弱小面前得以掩盖。事实上,在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时期,复兴金融公库的扩展和各种价格补贴政策曾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重化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活质量的恶化等诸如公害问题;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引发了广泛的贸易摩擦;日本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和企业界形成的被称为“铁三角”的利益集团的游说可能导致产业政策执行的偏差,影响产业组织的转变,以至于国内市场环境垄断盛行、竞争不足的局面长期难以改变;对特定产业的选定上也容易滋生寻租和腐败行为等等。在追赶任务完成以后,产业政策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政府与企业的特殊关系上。习惯于在产业政策保护下谋求发展的日本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或市场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表现出了对政府的依赖性,体现出企业重扩张轻收益的倾向。在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市场化背景下,逐渐成长壮大的企业强烈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减少干预,强调以市场竞争机制来增强经济活力。但由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修改产业政策所需的民主程序及政策实施的滞后性,使政府与企业都难以迅速应对新形势的变化,产业政策措施难以推行甚至与政策的目标相距甚远。特别是一些产业政策上的失误,是造成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主要原因。比如长期以来对重点产业的扶植,使日本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严重失衡,贸易摩擦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日元升值的压力之下,促使日本企业扩大海外直接投资,使国内“产业空洞化”现象更加严重,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再如,在产业技术政策方面,政策制定者过于自信而使日本长期忽视基础科学研究,在计算机产业方面重硬件生产、轻软件开发,导致在90年代末的新技术革命中,日本的信息技术严重落后于美国。 最后,本文认为,我国的产业政策推行从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也就20年时间,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经济体制仍处在转轨变型的过程之中,整个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产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才仅仅是个起步。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各环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对中、日两国经济的比较,找出了我国在推行产业政策与日本的差距与不足之处,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31.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明;喻景;李优;;基于宏观视角的日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与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03期

2 杜颖;;立足全球,突出重点,强调支援的全方位知识产权政策设计——解读2013日本《知识产权政策展望》[J];私法;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博;中国对外贸易格局视角下中日商品贸易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孙小明;战后日本都市圈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李丹琳;日本科技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王志勇;工业产业政策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谢伟峰;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及金融支持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晗湘;产品空间结构影响“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李斐;从《家族团圆图》看日常性与社会性的父亲形象[D];吉林大学;2018年

3 李小川;中日产业结构变迁比较分析[D];延边大学;2018年

4 陈徵文;风景园林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化整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5 赵婷;战时日本科技政策研究(1931~1945)[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6 刘畅;互联网时代下的H公司战略诊断研究[D];闽江学院;2018年

7 封雅;中日重点扶持产业的产业关联分析[D];山东大学;2017年

8 陈叙光;20世纪70年代日本重化型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9 张欣田;地方政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职能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10 李文娟;产业政策、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46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46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