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当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2:24
【摘要】:党的十七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视度势,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始终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既继承前人、联系实际,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推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思想。对我国“十二五”时期及今后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作出政策指导作用。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推进的过程,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是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的问题,作为国家战略目标的产物,它服务于国家的长远规划及整体需要。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两型社会,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当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历史演进过程入手,分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深入的归纳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基本途径。基本构架由前言和四个部分组成: 前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了当前学术界对当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学术、实践及理论价值,基本构架和主要观点;揭示了全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部分,当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与历史演进。本部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背景进行分析,以关键时间为分割点对其历史演进轨迹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建国头30年,即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中国经济是盲目摸索、曲折前进的,而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全面实现高速开放,经济总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进行追赶。由于过度关注总量的赶超,经济发展缺乏合理的政策引导和约束,这就形成了当时经济投入高、消耗高、积累少、消费低的特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却告诉我们:长久以来中国经济在告诉发展中所隐藏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对长久来中国经济起伏发展后得出的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准确的把握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第二部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及主要任务。本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的实践意义及主要任务进行了多角度论述。本文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是实现国民收入合理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本文还认为,当前转变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对外经济的发展方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以推动自主创新为手段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部分,当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严重的出口导向模式致使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的今天出口在全球利益链的分红愈来愈少;二是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严重失衡,产能的过剩、结构的扭曲与人民消退的消费需求并存;三是过度追求GDP的增长,这种发展主义的发展方式导致了公共产品的严重缺失、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拉大;四是低碳经济社会构建缓慢,能源的利用率较低、能源结构缺乏合理性、与体制机制矛盾问题突出;五是政府权力过分干预经济的发展,角色定位模糊、职能界定错位以及机构设置混乱都影响了转变的彻底性。 第四部分,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本部分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的途径,认为,实现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按如下执行:一是通过制定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政策,形成利于消费的新格局;二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和供给体系,建立起公共服务的新体制;三是通过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性建设,创建有利于低碳经济形成的新环境;四是通过打破当前发展主义的行政格局,构建有起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方针,可以说,能否彻底转变,能否转变好,是未来一个五年乃至更长发展时期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在行文过程中运用了文本解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比较研究的写作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点在于:首先,将当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放在历史的视角下分析,以时间为主线,分关键点进行梳理,突出强调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提法背后蕴藏的政治含义。其次,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按类别,影响途径等进行分类阐述,从出口导向、投资与消费、追求GDP的发展主义、低碳社会构建及政府权力集中五角度进行论述,并突出指出政府转型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关键作用,提出只有政府转好型,经济才能转型成功的观点。最后,本文系统阐述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四条途径,即“制定环境友好型消费政策,形成消费主导新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和供给体系,建立公共服务新体制;加快推进机制机制建设,创建低碳时代新经济体制;打破发展主义的行政结构,构建以人为本新政府”,这是一种较系统全面对转方式途径的归纳,以期实现对当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意义有更准确把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泽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党建研究;2010年08期

2 金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贵在加快[J];辽宁经济;2011年05期

3 蔡桂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知识经济;2010年24期

4 刘聚梅;吴丽霞;;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5 史爱生;;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0年06期

6 孙佑海;;用法治保障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5期

7 陈先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做文章[J];中国财政;2010年06期

8 王梅;蔡庆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访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J];前线;2010年08期

9 李抒望;;努力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J];江南论坛;2010年11期

10 李抒望;;努力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几点体会[J];宁波通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运行机制的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罗海藩;;努力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领导能力[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葛金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省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4 程春生;;按照“以人为本”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5 高松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劳动者科学素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6 雷卫民;;略论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姜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境与对策[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8 李松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新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十二五”的主线[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10 陈小芳;周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宜军;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举措新进展 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N];人民日报;2010年

2 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执笔人 白晋虎 马竣敏 边素庭 严志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太原日报;2010年

3 记者 董柏生 孙军 实习生 李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焦作日报;2010年

4 李文起 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器”[N];中国人事报;2010年

5 李抒望;努力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N];吉林日报;2010年

6 记者 王海平;张广智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N];安阳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朱有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N];张掖日报;2010年

8 记者 徐宜军;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举措新进展[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文伟;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N];永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雪楠;谋划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先行先试率先突破[N];图们江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2 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马刚;土地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陈海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9 钱淑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财税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刘敬孝;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人力资本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学辉;自主创新视阈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探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李树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白宏博;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世秀;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耿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的探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文婷;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刘硕;当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8 孔儒杰;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文艳;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丁茂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野下党的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3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93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9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