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10:1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以来,恰当的经济制度安排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社会财富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却呈现出持续恶化的态势。居民之间日益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不仅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加剧激化了国内贫富阶层间的冲突与矛盾。正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动荡往往不是发生在经济长期停滞的地方,而是发生在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地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 在对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后,本文较为系统地对近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进行了历史考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收入分配领域的思想结晶,为后文深入分析和探讨导致目前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和提出改革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之后,文章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论述了公平与效率的理论内涵,重点阐释了收入分配领域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和效率的主体—政府和市场;随后,文章又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出发,深入剖析了以税收、社会保障、反贫困政策为代表的财政手段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作用机理。本文第四章深入梳理了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以印度、巴西、智利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所实施的调节国内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为缓解我国目前日益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五章简要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历程和演进特点,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描述和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并从多个视角对形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有格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按照初次收入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次,较为详尽地提出了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政策和具体措施。最后,文章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收入分配不公不过是收入分配过程的最终结果,其根源在于收入分配起始状态参与竞争的个体所掌控的权力和资源的严重失衡。要想实现结果公平,首先要确保起点公平。只有确保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同时努力维护竞争过程的规则公平,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有所保障,而这也正是我们推动各项改革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学位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812.0;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兆娟;张乐柱;;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一个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2 李伟;王少国;;我国城镇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差距的来源及贡献比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白景明,周雪飞;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王剑锋;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分析研究——以我国城镇居民支出结构为考察基础[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5 王韧,任毅;再分配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6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及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04期

7 安体富;蒋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分配所占比重[J];财贸经济;2009年07期

8 苏明;谢京华;;财税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总体思路[J];财政研究;2006年05期

9 贾康;;论对居民收入分配基于政策理性的分类分层调节[J];财政研究;2008年02期

10 崔万有;;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发展演变[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812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12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