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角度的金融危机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17:53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首先开始于金融领域,随后衍生到实体经济领域,成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这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各国学者对这次危机的风险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一种原因归结为实体经济的衰退与虚拟经济的膨胀式发展并存,即两者的背离。因此,有鉴于美国情形,本文选取多个指标,分析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否存在背离状况,这有助于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一方面体现在实体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体现在整个经济系统呈现虚拟化的趋势。经济虚拟化体现在虚拟经济总额在整个系统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大于50%,资金更多的涌入虚拟经济领域,投机行为越来越多,道德风险加大,例如,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暴涨,这样与实体经济的规模差距不断加深,进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整个经济体系出现动荡,最终危机爆发。近年来,我国虚拟经济领域的行业规模扩张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膨胀式的发展也日益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因此,本文在第二章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在第三章研究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运行状况,得出我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规模存在背离这一问题。基于我国存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这一现实状况,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进行危机的预警,建立我国的风险预警机制。在由于KLR信号分析法可以选取多个指标,并且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因此本文在第四章危机预警方面选取这一模型。另外,本文在预警指标的选取方面,是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领域选取14个指标,然后利用信号分析法模型对我国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状况目前处于可控状态,在未来两年内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但实证显示,在2007年经济处于警戒区间内,说明存在危机隐患,因此,我国经济并不处于绝对的安全状态,在未来世界经济日益联系加深以及我国金融领域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更需要我们注重危机的防范,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全方位的危险预警机制。
【学位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124;F832
【部分图文】:

虚拟经济,总额,单位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偏离,为揭示风险来源,防范危机的产生,本文将选取多个指标,从多个角度研究分析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分析我国整个经济体系是否存在分离的现象,以此来对我国进行危机预警。(1)总量角度:GDP 与虚拟经济总额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近些年中,股票、证券及衍生品市场规模都发展的极为迅速,已在我国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创新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多种金融产品出现,金融交易额逐年加大,反映了虚拟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GDP)被各个国家所广泛运用,作为最为成熟的计算方法所统计出的经济总量的一个指标,最为准确的衡量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全部可以代表实体经济体系发展规模的指标中,本文认为选用 GDP 这一指标最为合适。虽然本文认为虚拟经济包括房地产业,但考虑到下文会详细的介绍房地产行业的数据,因此下图的虚拟经济总额包括证券、股票、基金及期货市场的成交额。

金融相关率


上说明我国虚拟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虚拟经济规模占全部经济的总规模的比重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占有比重逐渐超过 1/2,与实体经济渐渐分离发展,但这只是根据总量上来看,这一指标并不非常可靠。因此需要从其他指标观察。(2)金融相关率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金融学家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Ratio,FIR)这一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国的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国民财富总值之比”。在实际中,可以用 GDP 来代表国民财富总值,即金融资产价值/GDP,FIR 不仅可以表示出一国经济去货币化的程度,也可以大致观测到金融资产偏离实体经济的程度,根据这一指标,各国可以大致了解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大体的宏观调控。根据戈德史密斯的研究,一国的金融相关率需要保持在 1.5-2.0 左右,而且该比率并不是越大越好。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的这一指标已经达到 4,说明日本此时的经济状态已经严重背离,因此学者普遍认为当时的日本经济中有大量泡沫。

房地产业,资金来源


(3)房地产业之所以考虑这一产业,是根据我国现在的实际产业情况来研究的。房地产业已不容置疑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房地产有其自身的特殊特点,这一产贯穿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仅考虑这一产业,要着重考虑到虚拟性部分。果房地产业虚拟性占比越来越大,那房地产泡沫就会出现,一旦泡沫破裂,会引发域性危机乃至全球性危机。综合房地产业整体考虑,区楚东在其论文《房地产业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的关性研究》中指出“房地产业的虚拟性主要体现在开放融资、土地定价及投资性交易分;土地购置、产品建造与产品交易构成房地产业的实体部分”[38]。由于房地产业所需资金巨大,仅仅依靠房地产业的自有资金难以完成整个开发程,因此开发商要想完成整个地产的建造知道销售整个过程,就必须依靠其他资金源,这些资金来源包括国内银行贷款、外商投资及信托融资等部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2 袁国敏;王亚鸽;王阿楠;;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3 吴德礼;李惠彬;徐仕政;;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9年08期

4 兰日旭;张永强;;历次经济危机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量化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苏冬蔚;肖志兴;;基于亚洲六国宏观数据的我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6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7 付江涛,王方华;货币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8 杨玲;;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价值体系关联度——基于中美两国虚实经济体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9 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2003年02期

10 牟晓云;李黎;;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方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小瑛;虚拟经济对金融危机传导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2 陈黎;金融危机下的中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胡辉;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4 张锦山;基于VaR方法对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4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14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