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而有力的主导力量是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体化能够最终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在这一点上,欧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法德核心多年以来共同合作推动着欧洲一体化进程,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可以说欧盟能有今日之发展与成就,与法德核心这个火车头的推动分不开。而作为世界另一重点地区的东亚,各国间经贸往来日益增多,联系日益密切,但一体化进程却一直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正是东亚缺少一个有效的主导力量。 本文通过对基础理论的分析,得出结论:主导力量是地区一体化取得成功的必然前提。在这框架的基础上,对东亚各国进行比较分析寻找能够主导东亚一体化进程的主导力量。 在东亚一体化的过往的进程中,东盟起到了实际领导者的作用。东盟本身的成立就是东亚一体经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重大进展。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正是在东盟的积极号召和推动下,东亚各国建立了以“10+3”为基础的对话、合作模式。正是在这个大框架下,东亚各国进一步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之后的东亚峰会也是在这一前提下产生的。东盟一直掌握着东亚合作的主动权,为了防止各大国争夺其领导权,东盟采取了大国平衡战略,使大国间难以开展合作,而由其在各大国之间周旋。然而随着东亚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和各大国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东盟作为小国联盟的本质就越来越凸显出其先天不足的特性,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赢弱实力使得其“小牛拉大车”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东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就曾经提出和建立了“雁行模式”。以其高度发达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通过产业转移,带动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这一模式直接造就了“亚洲四小龙”的腾飞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由于日本长久以来在政治上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其对美国亦步亦趋的态度,使得其难以承担起单独主导亚洲的重任。 中国作为东亚区内另一个大国,在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由于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负责任的作为,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拥有不错的口啤。中国日益成长的经济军事力量也成为了其主导东亚的有力保障。然而中国也有自己的问题。中国虽然有着极高的经济增速和巨大的经济总量,但中国的人均收入还较低,产业结构也并不合理,经济的转型和制度的改革都在进行之中。同时,在东亚有着重大利益关切的美国、日本以及东盟部分国家都对中国单独主导东亚心存疑虑,中国政府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策略,从不谋求主导东亚。这些都使得中国单独主导东亚这一模式也行不通。 东亚各主要力量单独进行主导都已经成为不可能,只有通过合作来共同主导这种选择。东盟由于其天然的不足已经被排除在外,而中日两国正好能在各方面形成互补,正如主导欧洲一体化的法德两国一样。 本文分析总结得出的结论是,东亚一体化想要取得理大进展和更多成果,就必然需要由中日两个大国合作来共同推动之后的进程。中日两国合作主导东亚是最佳的模式,也是必然的选择。然而要想实现这一模式还要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日两国实现和解。中日两国领导人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政治智慧来引领两国人民冰释前嫌成为东亚合作的火车头,推动东亚一体化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114.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敏;东南亚国家联盟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比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杨明华;陈健锋;;东亚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与现实指向[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3 金柏松;;创建东亚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具体构想及实施路径[J];创新;2010年05期
4 李建民;支大林;;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力量辨析[J];东北亚论坛;2006年06期
5 刘昌黎;;中日两国和平发展共同推动东亚和谐[J];东北亚论坛;2008年03期
6 刘昌黎;;中日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7 朱乃新;东亚经济区域化:“轴心”的缺失与重构[J];当代亚太;2004年11期
8 张蕴岭;;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J];当代亚太;2008年01期
9 杨扬;;谁将主导东亚[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6期
10 季年芳;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及制约因素[J];东南亚纵横;2003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达;[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朱林 李嘉;[N];经理日报;2006年
3 张蕴岭;[N];人民日报;2003年
4 张锡镇;[N];人民日报;2004年
5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章玉贵;[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大朋;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丽萍;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主导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张岩;日本东亚地区主义政策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4 丁义平;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杨顺;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和主导力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雷小华;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杜艳红;论东亚合作进程中的大国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洪彬;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亚丽;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韩冬涛;试析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的主导权错位及中国的角色定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814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1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