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技术进步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力量从依靠资源禀赋向技术创新能力转变。在海洋经济领域,技术创新不仅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传统海洋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具有规模经济、自然资源禀赋、资本、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市场认可度高,是我国海洋经济的基石。然而,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涉海劳动力的成本提高、资源要素依赖严重,粗放发展,技术转换不畅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相关理论体系零散、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实践的需要。为此,如何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建立系统的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实证分析各个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指导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实践,实现其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创新理论是研究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本文以创新理论研究和应用为基础,根据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特征及发展现状,建立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型,并从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主体、创新对象和创新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技术创新的运作机理,构建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借助面板数据对海洋科研经费、人力资本、海洋知识溢和政府支持力度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研经费贡献低、效率不高;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最大,是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海洋科技知识溢出低于预期等结论。为积极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保障我国传统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体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概念界定和基本特征角度,论述了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概念、产业特征和发展现状、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和创新模式。二是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模型与机理分析,分析创新驱动模型构成要素,进而构建创新驱动模型,并从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主体、创新对象和创新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技术创新的运作机理,为后文的创新驱动能力测度奠定理论基础。三是对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驱动能力的测度和实证研究,设定了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理论,构建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能力测度模型,借助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海洋科研经费、人力资本、知识溢出和政府支持力度等创新要素方面阐明技术创新能力。四是提出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的政策建议。从政府政策支持、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改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科技投入的力度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传统海洋优势产业 技术创新 创新驱动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74;F12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0 绪论11-20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0.1.1 研究背景11-12
- 0.1.2 研究意义12-13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0.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0.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15-18
- 0.3.1 研究内容15-16
- 0.3.2 研究方法16-18
- 0.4 创新之处18-20
- 1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0-27
- 1.1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界定20-23
- 1.1.1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的概念20-21
- 1.1.2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的特征21-23
- 1.2 产业创新理论23-24
- 1.3 技术创新理论24-27
- 1.3.1 技术创新的内涵24-25
- 1.3.2 技术创新理论25-27
- 2 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7-32
- 2.1 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27-28
- 2.2 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28-30
- 2.3 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30-32
- 3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型与机理分析32-39
- 3.1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型32-33
- 3.2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运作机理33-39
- 3.2.1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主体33-34
- 3.2.2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对象34-35
- 3.2.3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35-39
- 4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39-49
- 4.1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构建39-41
- 4.2 设置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的原则41-42
- 4.3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选取42-43
- 4.4 数据来源43-44
- 4.5 回归结果分析44-48
- 4.6 小结48-49
- 5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49-53
- 5.1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49-50
- 5.1.1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49-50
- 5.1.2 财政金融支持政策50
- 5.1.3 技术创新政策50
- 5.2 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研发能力50-51
- 5.3 改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强海战略51
- 5.4 调整海洋科技投入的力度与对象,注重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51-52
- 5.4.1 调整海洋科技投入51-52
- 5.4.2 加快海洋科技成果推广52
- 5.5 扶持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发展,强调市场需求52-53
- 6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个人简历60
- 发表的学术论文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祖军,代颖;企业技术创新薄弱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9期
2 王宗润,周艳菊;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1期
3 顾桥;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1期
4 杨建超;县(市)域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误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1期
5 杨继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7期
6 毛荐其;企业技术创新审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8期
7 陈光志;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J];软科学;2000年04期
8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征稿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1期
9 仇华忠;技术创新之我见[J];发明与革新;2000年04期
10 兰毅辉;技术创新等于发明吗[J];发明与革新;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党国英;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徐英吉;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成良斌;文化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燕;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建构[D];湖南大学;2008年
2 单丽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支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3 李劲松;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政策桎梏及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荀琳;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D];东华大学;2010年
5 姜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胜;消费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石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洪辉;基于公共创新平台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国锋;论合作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障碍[D];东南大学;2005年
10 陈家宏;论依法促进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