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融资的信息监测和服务机构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2:41
民间融资是一个尚未纳入政府监管的金融行为,盲目和无序的民间融资行为无益于我国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但随着民间融资的日益升温和出现问题的增多,对民间融资的监管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民间融资的信息监测活动是政府监管的前提,这就需要首先从分析民间融资信息监测的必要性和现状入手,继而探索其法理依据,以便最后就构建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制度进行探讨。另一方面,面对国内民间融资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正确合理的监管方式这一社会现实,我国急需为民间融资行为搭建一个合法有效的交易平台。民间融资服务机构是专门为民间融资活动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该机构的建立与运行能有效地促进民间融资的健康有序发展。 全文由引言和正文三章以及结论组成。引言从国家对民间融资问题的关注和社会现实出发,以设问的方式表达建立信息监测和服务机构制度的紧迫性。正文第一章阐述了由于信息监测制度的缺失和没有实际的服务机构存在造成一系列现实问题,说明建立民间融资信息检测制度和服务机构的双重必要性。正文第二章一方面求证了建立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制度的法理依据,另一方面从制度的角度探讨了民间融资服务机构运行的机理。第三章主要讨论如何建立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制度和服务机构,对制度框架与运行进行了创造性的设想。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124;D922.28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问题的提出:民间融资的信息监测和服务机构制度的必要性
2.1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的必要性
2.1.1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2.1.2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与国家宏观调控
2.1.3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与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2.1.4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与公民合法财产权保护和社会稳定
2.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提出——现实呼唤民间融资合法有效的服务机构
2.2.1 民间融资发展环境的缺失
2.2.2 民间融资管理的行政化和刑事化
3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和服务机构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3.1 信息监测的法理依据和前提条件
3.1.1 信息监测与金融立法
3.1.2 信息监测的公权力来源
3.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运行基础和机制
3.2.1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运行基础
3.2.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
4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和服务机构的制度构建
4.1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制度的构建
4.1.1 信息监测的内容
4.1.2 信息监测的主体
4.1.3 信息监测的方式
4.1.4 信息监测的法律保障
4.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模式构建
4.2.1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模式内涵和特点
4.2.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功能和业务
4.2.3 间融资服务机构的规制与监管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8695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124;D922.28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问题的提出:民间融资的信息监测和服务机构制度的必要性
2.1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的必要性
2.1.1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2.1.2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与国家宏观调控
2.1.3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与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2.1.4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与公民合法财产权保护和社会稳定
2.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提出——现实呼唤民间融资合法有效的服务机构
2.2.1 民间融资发展环境的缺失
2.2.2 民间融资管理的行政化和刑事化
3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和服务机构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3.1 信息监测的法理依据和前提条件
3.1.1 信息监测与金融立法
3.1.2 信息监测的公权力来源
3.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运行基础和机制
3.2.1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运行基础
3.2.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
4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和服务机构的制度构建
4.1 民间融资信息监测制度的构建
4.1.1 信息监测的内容
4.1.2 信息监测的主体
4.1.3 信息监测的方式
4.1.4 信息监测的法律保障
4.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模式构建
4.2.1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模式内涵和特点
4.2.2 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的功能和业务
4.2.3 间融资服务机构的规制与监管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进洲;信息不对称中的政府职能[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李志刚;;经济法上的两权对抗及其消解——以国家对民间融资的法律管制为视角[J];法学;2006年01期
3 徐明,卢文道;从市场竞争到法制基础: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闻德锋;论信息不对称的经济法规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郑兰;杨梅;;论民间借贷融资的风险控制——以合法借贷与非法集资之界限探讨为视角[J];企业研究;2010年10期
6 王欣欣;章向东;陈晓虹;杨婕;荣艺华;朱永行;刘肯;;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监测分析体系[J];上海金融;2008年01期
7 高立忠;信息不对称与中国法治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5年02期
8 甘培忠;郭秀华;;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价值与实施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1期
9 余芳东;;美国联邦政府统计体制及其启示[J];统计教育;2010年01期
10 ;对美国政府统计公信力的观察与思考[J];统计教育;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848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4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