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一个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静态模型

发布时间:2020-10-21 16:41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为什么在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如曼谷、上海和墨西哥城等),现在其空气污染比20-30年前更为严重;相反地,在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现在其空气比20-30年前更清洁了?为什么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和最富有的国家都拥有比较清洁的环境,而中等收入国家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20世纪90年代,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出现无疑为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答案。有证据显示,一些国家的污染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即污染先是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之后又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被经济学家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静态模型,论证了导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减排技术。这一模型包含消费、投资及环保投入,分别在单人经济和多人经济中进行了论证。通过模型发现,单人经济中的结论在多人经济中并不是帕累托最优的,还有改善的余地。这也说明了在对待环境问题上,不可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要更加有效。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205;F113;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 一个简单的模型
    1.1 模型的介绍
        1.1.1 效用函数
        1.1.2 污染函数
        1.1.3 资源约束
        1.1.4 模型的解决
    1.2 模型的必要条件
        1.2.1 厌恶品的无差异曲线
        1.2.2 污染函数
        1.2.3 一般情况下的最佳污染量
        1.2.4 规模收益递增
    1.3 模型的改进
        1.3.1 效用函数
        1.3.2 污染函数
        1.3.3 资源约束
        1.3.4 模型的解决
2 推广到多个消费者的情形
    2.1 模型的介绍
        2.1.1 建立模型
        2.1.2 模型的纳什均衡解
        2.1.3 模型的帕累托最优解
3 模型的结论
    3.1 结论分析
    3.2 进一步思考
4 国内外关于 EKC 经验证据的分析比较
    4.1 历史上伦敦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2 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3 对我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
5 结论分析与思考
    5.1 以 EKC 假说为基础制定环境政策的危险性
    5.2 支持和反对 EKC 假说的证据
    5.3 将 EKC 假说作为政策存在的危险的理由
    5.4 结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艳阳;宋美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魏向英;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的相互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梁流涛;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宋莉莉;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及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陆锦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柳;一个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静态模型[D];辽宁大学;2011年

2 徐黄华;1989-2009年我国成年人健康与收入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陈华丽;浙江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行智国;中国区域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5 王波;中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元彧;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7 冯政宁;我国区域经济—能源发展模式与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旸;中国居民储蓄和收入关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赵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赵亮;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分配[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0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50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