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碳排放预测及其减排路径分析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X502;F127;F224
【部分图文】:
图 3-1 1995-2010 年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效应趋势图从图 3-1 可以明显看出,1995-2010 年影响山东省碳排放的所以因素中,对总效应影响最大的是人均 GDP 的效应和能源强度的效应。1995-2010 年,山东省人均 GDP 的增长很大,快速增大的人均 GDP 对碳排放总量有一个很大的正向拉升效应,而技术的进步等各种因素作用使得能源强度也有一个很大幅度的降低,能源强度的降低对碳排放总量有一个很大的负向拉动效应。3.3 基于修正 IPAT 模型的山东省碳排放模型通过对 1991-2010 年山东省碳排的核算,并对其进行了因素分解,将山东省一次能源的碳排放分解为人口、人均 GDP、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不同能源的碳排放系数,通过 LMDI 因素分解分析方法发现,影响山东省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因素(P)、人均 GDP 因素(A)、能源强度因素(T)和能源结构因素(R)。在能源结构因素中,影响山东省碳排放总量起作用的因素又分为煤炭所
图 3-2 山东省 1995-2010 年能源碳排放总量真实值和拟合值图(万吨碳)3.4 基于情景分析的山东省碳排放预测3.4.1 解释变量的情景设定根据模型(3-10),要预测未来山东省碳排放总量,需要知道未来人口(P)、人均 GDP(A)、能源强度(T)和能源结构中煤炭占的比例(R1)和石油占的比例(R2)的数值。山东省人口(P)和人均 GDP(A)的情景预测参照中国碳排放研究课题组提供的 2010-2050 年中国人口增长率和人均 GDP 增长率的预测数据,该数据参考了中国碳排放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三方的预测数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因此,在这部分的解释变量情景分析中,只需要给出能源强度(T)和能源结构中煤炭的占有率(R1)、石油的占有率(R2)的情景。其中,能源强度(T)【3】
图 3-3 三种情景下山东省 2011-2050 年能源强度趋势图从图中看,基准情景下未来预测数据中历年的能源强度(T)比节能情的能源强度(T)要高,节能情景下未来预测数据中历年的能源强度(T)节能情景下的能源强度(T)要高,这是由于节能力度越强,其能源强度越即创造一定量的财富需要的能源越少。从表(3-9)中数据来看,能源结构中煤炭的占有率(R1)的趋势大致见图 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彭远新;林振山;;江苏、安徽能源强度比较分析与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3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4 齐志新;陈文颖;吴宗鑫;;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5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6 迟远英;牛东晓;沈滢;刘志;;基于协整的影响我国碳排放因素的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5期
7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8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9 赵雲泰;黄贤金;钟太洋;彭佳雯;;1999~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空间演变特征[J];环境科学;2011年11期
10 王锋;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张明;基于指数分解的我国能源相关CO_2排放及交通能耗分析与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许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薛黎明;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850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5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