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老中经济合作

发布时间:2020-10-27 03:22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湄公河流域内各国掀起了次区域合作开发的热潮。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开发与合作中,老挝和中国都是该区域内的重要成员国,老挝和中国的经济合作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老挝与湄公河次区域内五个国家均有接壤,被称之为连接东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地区的大通道和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老挝依然是一个农业国,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因经济落后交通信息十分闭塞,人民生活依然贫困,开发湄公河给老挝带来了发展经济的机遇。笔者试图通过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老中经济合作的研究,分析老挝自身的投资环境、资源优势及与中国展开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以期达到使老挝尽快同区域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的。 本论文主要围绕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过程中,老中经济合作的现状、重点合作领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老中经济合作前景等问题展开论述,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老中经济合作,化解双方在合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等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125.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二)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有关本论文的中国国内、老挝和其他国家研究现状
        (一) 有关本论文的中国国内研究现状
        (二) 有关本论文的老挝国内研究现状
        (三) 有关本论文的其他国家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 本论文的研究路径
        (二)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的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一) 本文的重点、难点
        (二)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 大湄公河次区域
        (二)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构想与相关各国的反应
    第一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构想的提出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现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战略价值和意义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计划的正式提出
    第二节 各国及国际机构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问题的反应
        一、湄公河流域各国家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问题的反应
        二、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反应
        三、亚洲其他国家的反应
        四、联合国、东盟、亚洲开发银行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反应
第二章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框架下的老中经济合作
    第一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老中两国的大湄公河开发战略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老挝的大湄公河开发战略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对老挝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中国的大湄公河开发新战略
        四、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对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第二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进程与老中合作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现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老中经济合作
        三、老中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解决老中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途径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老中经济合作的前景
    第一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中老中合作的有利因素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老中经济合作的特点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中老中合作的有力因素
    第二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中影响老中合作的不利因素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中老中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中老中合作面临的困难
    第三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老中合作的前景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中老中合作的前景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中老中合作未来发展的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合作的纽带 共同的家园——温家宝出席GMS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J];创造;2008年03期

2 宋帕婉;;中老经贸关系发展的对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周晓莉;;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5期

4 刘稚;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当代亚太;2000年05期

5 王士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关系学意义解读[J];当代亚太;2006年12期

6 栗宁;;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纽带[J];地理教育;2008年06期

7 郑军军;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柬埔寨[J];东南亚纵横;2003年04期

8 张瑞昆;老挝外资展望——老挝经济探析之四[J];东南亚纵横;2004年11期

9 志荣;老挝在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东南亚纵横;2005年06期

10 毕世鸿;;越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玫;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明;中国与老挝银行体制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杨添富;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楠;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丁森;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与老挝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5 达拉;中国老挝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豪;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政府职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赵亚婷;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857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57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a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