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17:00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又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产业结构的变动决定着就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水平,就业结构的变动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相关关系和协调关系,从而更好地制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河南社会经济的顺利转型和科学和谐的发展。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特征和趋势,并归结了演变滞后的原因;其次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接着通过结构变化协同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量化研究,并结合二者演变趋势的对比分析、结构偏离度分析、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和就业弹性分析对二者的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以上的实证和规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世界产业演进规律一致,且亟待转型;(2)河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基本一致,但目前仍然要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演变;(3)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和推进;(4)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协调程度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协调发展;(5)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应把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实施结合起来。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了二者演变发展失衡的原因,从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121.3;F249.27;F224
【部分图文】:

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图

趋势图,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河南省


实现就业问题的顺利解决。3.2.2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和趋势分析结合表3中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在图3中对1978年至2009年间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演变进行了趋势分析,如下图:

协同系数,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年 年份 份图4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同系数变化趋势结合表n和图4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0年前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度较好,从1990年以后整体变化基本处于下降趋势,表明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在恶化。在2003年以后有回升趋势,表明二者不协调程度在逐步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美国、德国和法国的平均水平0.99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协调性并不明显,仍需加快调整力度。从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状态比较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进华;张霞;宋成舜;;湖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联动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1期

2 张志慧;;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其他经济结构的关联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16期

3 刘洁;;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郭瑞东;周爱军;;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07期

5 肖英;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优化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张鹏;从就业结构看我国产业桔构调整[J];当代经济;2005年06期

7 王春枝;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小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以青海为例[J];经济问题;2006年09期

9 黄勇进;;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贸;2008年03期

10 徐英;;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原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6 王仲秋;我国就业结构合理性的人口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8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应旭;贵州人口城市化:产业、就业与制度[D];贵州大学;2008年

2 郑程;教育—就业结构与就业—产业结构双联动: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新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3 隋占东;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韩婷婷;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宇;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张莉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就业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段文超;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葛雨飞;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姜乾之;基于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视角的就业结构变动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徐蓓蓓;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对就业结构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4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74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d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