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能源安全预测与情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2 03:11
能源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作为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城市,能源资源高度依赖外埠,并且能源消费位居全国第二,能源与环境的压力逐步增大。尤其是近几年,城市的发展导致的能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所以,研究北京市能源发展现状,预测北京市的能源需求和未来几年内的能源安全度,对于实现其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能源的供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出发较全面的阐述了北京市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其次,分析了近年来影响北京市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且对北京市能源安全度影响较大的11个可量化单一指标,从而建立能源安全预警的指标体系。再次,基于情景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北京市的能源安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近年来北京市能源安全度呈下降趋势,并且逐步恶化。第二,由能源安全的综合指标值以及各单一指标系数可知,对北京市能源安全影响较大的是能源、经济和环境类因素,社会类因素相对较小些。...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能源安全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能源安全预测模型研究
1.2.2 国内外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框架
第2章 北京市能源发展现状
2.1 北京市能源供需现状
2.1.1 北京市能源供应现状
2.1.2 北京市能源消费现状
2.2 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2.2.1 能耗总量与经济增长总量
2.2.2 三大产业的产值与能耗
2.2.3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2.2.4 经济增长与单位GDP能耗
2.3 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
2.3.1 北京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2.3.2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2.3.3 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量
2.4 北京市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源安全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1 能源安全概述
3.2 能源预测概述
3.3 能源安全研究的基本方法概述
3.3.1 情景分析法
3.3.2 主成分分析
3.3.3 灰色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分析
4.2 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能源因素指标
4.2.2 经济因素指标
4.2.3 环境因素指标
4.2.4 社会因素指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能源安全的预测研究
5.1.1 各单一指标标准化
5.1.2 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5.1.3 能源安全的综合指标值
5.1.4 能源安全的预警信号
5.1.5 各单一指标系数
5.2 基于情景分析的能源安全研究
5.2.1 情景主题和关键事件的确定
5.2.2 应用灰色模型对关键事件进行预测
5.2.3 情景设定与情景方案拟定
5.2.4 不同情景下的能源安全度预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处
6.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预警系统分析[J]. 赵燕娜,孙育强.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02)
[2]中美石油安全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对比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 王犁,晋宗义,童金萍. 统计教育. 2009(08)
[3]国家石油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王礼茂,方叶兵. 自然资源学报. 2008(05)
[4]基于PSR框架的我国石油安全评价[J]. 李小亮,陈彦玲,董正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8(01)
[5]基于IPAC-SGM模型的高油价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 李继尊,姜克隽. 中国物价. 2007(04)
[6]中国能源安全预警指标框架体系设计[J]. 刘强,姜克隽,胡秀莲. 中国能源. 2007(04)
[7]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源指标的研究[J]. 何斯征,黄东风. 能源工程. 2007(02)
[8]能源安全预警研究[J]. 迟春洁. 统计与决策. 2006(22)
[9]中国能源利用状况评估指标初步研究[J]. 李继文,李海生,张辉,刘磊. 能源环境保护. 2006(02)
[10]层次分析法在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张华林,刘刚. 天然气工业. 2006(04)
本文编号:2992433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能源安全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能源安全预测模型研究
1.2.2 国内外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框架
第2章 北京市能源发展现状
2.1 北京市能源供需现状
2.1.1 北京市能源供应现状
2.1.2 北京市能源消费现状
2.2 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2.2.1 能耗总量与经济增长总量
2.2.2 三大产业的产值与能耗
2.2.3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2.2.4 经济增长与单位GDP能耗
2.3 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
2.3.1 北京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2.3.2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2.3.3 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量
2.4 北京市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源安全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1 能源安全概述
3.2 能源预测概述
3.3 能源安全研究的基本方法概述
3.3.1 情景分析法
3.3.2 主成分分析
3.3.3 灰色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分析
4.2 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能源因素指标
4.2.2 经济因素指标
4.2.3 环境因素指标
4.2.4 社会因素指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能源安全的预测研究
5.1.1 各单一指标标准化
5.1.2 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5.1.3 能源安全的综合指标值
5.1.4 能源安全的预警信号
5.1.5 各单一指标系数
5.2 基于情景分析的能源安全研究
5.2.1 情景主题和关键事件的确定
5.2.2 应用灰色模型对关键事件进行预测
5.2.3 情景设定与情景方案拟定
5.2.4 不同情景下的能源安全度预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处
6.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预警系统分析[J]. 赵燕娜,孙育强.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02)
[2]中美石油安全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对比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 王犁,晋宗义,童金萍. 统计教育. 2009(08)
[3]国家石油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王礼茂,方叶兵. 自然资源学报. 2008(05)
[4]基于PSR框架的我国石油安全评价[J]. 李小亮,陈彦玲,董正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8(01)
[5]基于IPAC-SGM模型的高油价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 李继尊,姜克隽. 中国物价. 2007(04)
[6]中国能源安全预警指标框架体系设计[J]. 刘强,姜克隽,胡秀莲. 中国能源. 2007(04)
[7]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源指标的研究[J]. 何斯征,黄东风. 能源工程. 2007(02)
[8]能源安全预警研究[J]. 迟春洁. 统计与决策. 2006(22)
[9]中国能源利用状况评估指标初步研究[J]. 李继文,李海生,张辉,刘磊. 能源环境保护. 2006(02)
[10]层次分析法在石油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张华林,刘刚. 天然气工业. 2006(04)
本文编号:2992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9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