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21:05

  本文关键词: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限制开发生态区是一种以保护生态为首要目标的限制开发区域,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既是回族聚居区域,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也是宁夏扶贫的重点区域,还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之一,因此本区域对于宁夏乃至西北地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经济基础长期薄弱,迫切需要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本区域的主要矛盾,找出这个矛盾的突破口,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适宜的发展模式对于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来说是重中之重。绿色发展是一种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同时又不导致生态环境衰退的发展模式,对于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来说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本研究通过建立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对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8个县(区)2003-2012年10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从时间序列上分析了研究区8县(区)的绿色发展水平规律,从空间序列上总结了研究区8县(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随后引入障碍度模型,计算2003-2012年间影响研究区8县(区)的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并计算障碍度。然后对影响研究区各县(区)历年绿色发展障碍因子前3进行了频次统计。在宁夏主体功能框架的背景下,提出相适宜的绿色发展模式及实施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3-2012年期间,研究区在经济增长绿化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度子系统中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的状况相对最不容乐观,除隆德县和泾源县外,其余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对绿色发展的三大子系统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和分析表明,研究期间,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的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良性局势,意味着研究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开始逐渐协调于环境系统的稳定。根据具体演变趋势的差异,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类型区,即缓慢上升类型区(隆德县、泾源县以及海原县)、相对平缓类型区(西吉县和彭阳县)、缓慢下降类型区(盐池县、同心县和红寺堡区)。(3)对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2003-2012年期间,研究区的高水平区呈现出从北向南迁移的特点,具体的空间分布则经历了“北高南低”向“南高北低”的转变历程。(4)结合障碍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县区普遍存在着以干旱缺水为主的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偏低的问题;提升经济增长绿化水平是南部六盘山县(区)实现绿色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瓶颈。(5)应在研究区因地制宜的实施点状开发、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生态草畜产业、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等绿色发展模式,提高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促进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三大系统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发展 障碍度模型 发展模式 限制开发生态区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10-12
  • 1.2.1 指标体系法10
  • 1.2.2 熵权法10-11
  • 1.2.3 综合指数法11
  • 1.2.4 障碍度模型11-12
  • 1.2.5 GIS方法12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创新点12-14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12-13
  • 1.3.3 技术路线13-14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14-17
  • 2.1 绿色发展的研究进展14-15
  • 2.1.1 绿色发展的内涵(范式)14
  • 2.1.2 绿色发展机制14
  • 2.1.3 绿色发展综合评价14-15
  • 2.1.4 绿色发展战略15
  • 2.2 理论基础15-17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5-16
  • 2.2.2 循环经济理论16
  • 2.2.3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16-17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17-23
  • 3.1 自然地理环境17-19
  • 3.1.1 地理位置17-18
  • 3.1.2 地形地貌18
  • 3.1.3 气候与水文18-19
  • 3.1.4 土壤与植被19
  • 3.1.5 资源19
  • 3.2 社会经济环境19-23
  • 3.2.1 人口概况19-20
  • 3.2.2 经济概况20-21
  • 3.2.3 社会概况21-23
  • 第四章 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23-40
  • 4.1 指标体系和数据处理23-28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3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23-24
  • 4.1.3 数据处理24-28
  • 4.2 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评价28-34
  • 4.2.1 经济增长绿化度水平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28-29
  • 4.2.2 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29-30
  • 4.2.3 政府政策支持度水平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30-32
  • 4.2.4 绿色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32-34
  • 4.3 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序列评价34-40
  • 4.3.1 等级划分34-35
  • 4.3.2 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特征分析35-40
  • 第五章 研究区绿色发展限制因素分析40-46
  • 5.1 研究区绿色发展限制因素分析40-45
  • 5.1.1 绿色发展障碍度模型建立40-41
  • 5.1.2 中部干旱带县(区)绿色发展障碍度因素分析41-43
  • 5.1.3 南部六盘山区县(区)绿色发展障碍因素分析43-45
  • 5.2 宁夏主体功能区划框架45-46
  • 第六章 绿色发展模式46-50
  • 6.1 空间发展模式46
  • 6.1.1 点状开发46
  • 6.2 政策支持性发展模式46-47
  • 6.2.1 生态移民46-47
  • 6.2.2 退耕还林还草47
  • 6.2.3 生态补偿47
  • 6.3 产业发展模式47-50
  • 6.3.1 生态草畜产业47-48
  • 6.3.2 特色种植48
  • 6.3.3 生态旅游48-50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0-51
  • 7.1 主要结论50
  • 7.2 研究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55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新宁;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发展机理及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6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