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我国参与国际碳减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19:34
面对大气中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碳减排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参与国际碳减排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国际碳减排谈判中尽可能争取发展权益,有利于保护我国经济发展。首先运用VAR分析方法,对我国20年的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两者变动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对两变量进行动态关系分析发现,短期内碳排放量与GDP互相呈推动的影响,长期会趋于平稳。利用回归分析法,对我国未来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然后结合国际利益格局,建立了两个“囚徒困境”模型,即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两个国家之间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博弈。通过重复博弈分析,确定了无限重复博弈中参与各方的贴现因子,得出了“为了自身利益,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更急于开展国际气候合作”的结论,而且在国际碳减排谈判中我国要坚持总量谈判,这对未来我国参与国际碳减排谈判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最后对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寻求平衡,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将碳减排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机遇。另一部分我国参与国际碳减排的策...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80-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变化趋势
980-201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性主义视角下国际合作的博弈性质探析——以国际气候合作为例[J]. 李强. 社会主义研究. 2011(06)
[2]国际气候合作中的非合作性博弈困境及其超越[J]. 李强. 理论月刊. 2011(09)
[3]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J]. 张淼. 商品与质量. 2010(S6)
[4]“后京都”时代的集体行动问题——基于共用资源理论的视角[J]. 盛军. 财经论丛. 2010(02)
[5]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及体系构建研究[J]. 范建华. 当代经济. 2010(03)
[6]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 资源科学. 2009(12)
[7]解读低碳经济[J]. 单宝.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06)
[8]基于IPAT方程的典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J]. 刘扬,陈劭锋. 生态经济. 2009(11)
[9]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J]. 李建建,马晓飞. 广东社会科学. 2009(06)
[10]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锭明. 政策瞭望. 2009(08)
本文编号:3086493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80-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变化趋势
980-201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性主义视角下国际合作的博弈性质探析——以国际气候合作为例[J]. 李强. 社会主义研究. 2011(06)
[2]国际气候合作中的非合作性博弈困境及其超越[J]. 李强. 理论月刊. 2011(09)
[3]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J]. 张淼. 商品与质量. 2010(S6)
[4]“后京都”时代的集体行动问题——基于共用资源理论的视角[J]. 盛军. 财经论丛. 2010(02)
[5]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及体系构建研究[J]. 范建华. 当代经济. 2010(03)
[6]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 资源科学. 2009(12)
[7]解读低碳经济[J]. 单宝.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06)
[8]基于IPAT方程的典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J]. 刘扬,陈劭锋. 生态经济. 2009(11)
[9]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J]. 李建建,马晓飞. 广东社会科学. 2009(06)
[10]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锭明. 政策瞭望. 2009(08)
本文编号:3086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8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