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16:0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我国不同地区技术进步状况和就业问题的评估和比较分析;二是对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三是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地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进行地区差异的比较和评估;四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运用索罗余值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了各个省市的物质资本存量,用经验估值法和回归分析法计算了物质资本弹性和劳动资本弹性,以1990年的不变价计算了各省市的GDP,以两年间的平均就业人数得到了劳动力人数,运用Eview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省市劳动力人数和技术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就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当发达地区和贫困西部地区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时,就业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势头,两者呈正比关系,但中部地区省份的结论正好相反,中部省份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挤出效应。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不同地区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去促进就业。在中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1)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资本投资力度,地方政府也应该加大招商引资速度。(2)教育部门应该大...
【文章来源】: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技术进步的定义和度量
2.1 技术进步的定义和度量
2.1.1 技术进步的定义及其发展
2.1.2 技术进步度量的相关概念
2.1.3 技术进步的度量
2.2 技术进步地区差异的评估与比较
第三章 我国不同地区就业状况的差异
3.1 就业的相关定义
3.2 我国现阶段总体就业状况
3.3 我国不同地区就业状况的比较分析
3.3.1 不同地区就业人数及其增加数
3.3.2 不同地区的城镇失业率
3.3.3 不同地区的就业结构
第四章 技术进步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就业总量变动的实证分析及其比较
4.1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波动的理论分析
4.2 技术进步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就业总量变动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4.2.2 变量数据说明
4.2.3 实证检验的结果
4.3 比较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影响就业变动的结果
第五章 结论政策建议
5.1 对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结论和分析
5.2 政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DI、技术进步与就业:国际经验的启示[J]. 李捷瑜,王美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2]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 朱轶,熊思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5)
[3]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总量的机理与例证[J]. 赵利. 人口与经济. 2009(01)
[4]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区域差异及政策选择[J]. 王光栋,叶仁荪,王雷. 中国软科学. 2008(11)
[5]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分析[J]. 王文甫. 经济科学. 2008(03)
[6]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叶仁荪,王光栋,王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3)
[7]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失业:新古典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进展[J]. 刘志铭,郭惠武. 财经科学. 2007(09)
[8]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J]. 何平,骞金昌. 统计研究. 2007(09)
[9]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 林毅夫,任若恩. 经济研究. 2007(08)
[10]技术进步与就业的补偿机制[J]. 宁光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4)
本文编号:3293138
【文章来源】: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技术进步的定义和度量
2.1 技术进步的定义和度量
2.1.1 技术进步的定义及其发展
2.1.2 技术进步度量的相关概念
2.1.3 技术进步的度量
2.2 技术进步地区差异的评估与比较
第三章 我国不同地区就业状况的差异
3.1 就业的相关定义
3.2 我国现阶段总体就业状况
3.3 我国不同地区就业状况的比较分析
3.3.1 不同地区就业人数及其增加数
3.3.2 不同地区的城镇失业率
3.3.3 不同地区的就业结构
第四章 技术进步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就业总量变动的实证分析及其比较
4.1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波动的理论分析
4.2 技术进步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就业总量变动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4.2.2 变量数据说明
4.2.3 实证检验的结果
4.3 比较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影响就业变动的结果
第五章 结论政策建议
5.1 对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结论和分析
5.2 政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DI、技术进步与就业:国际经验的启示[J]. 李捷瑜,王美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2]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 朱轶,熊思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5)
[3]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总量的机理与例证[J]. 赵利. 人口与经济. 2009(01)
[4]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区域差异及政策选择[J]. 王光栋,叶仁荪,王雷. 中国软科学. 2008(11)
[5]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分析[J]. 王文甫. 经济科学. 2008(03)
[6]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叶仁荪,王光栋,王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3)
[7]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失业:新古典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进展[J]. 刘志铭,郭惠武. 财经科学. 2007(09)
[8]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J]. 何平,骞金昌. 统计研究. 2007(09)
[9]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 林毅夫,任若恩. 经济研究. 2007(08)
[10]技术进步与就业的补偿机制[J]. 宁光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4)
本文编号:3293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93138.html